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在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观察肺组织颗粒溶素表达及血清白介素-2水平的改变及相关性,探讨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LPS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LPS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于注射后6,18,30h取材.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变化,并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颗粒溶素的表达.结果 LPS组大鼠病理改变表现为肺组织受损,水肿、出血、渗出明显,符合急性肺损伤标准;LPS组各时点血清白介素-2水平和肺组织GNLY表达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结论 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清白介素-2水平与颗粒溶素表达有相关性,共同参与急性肺损伤的致病和免疫防御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中,观察颗粒溶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所致的ALI的细胞免疫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采用3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实验组(LPS组),每组18只。LPS组腹腔注射LPS 4 mg/kg制造ALI模型,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药后6、18及30 h取材,行肺组织湿/干重比(W/D)分析,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颗粒溶素的表达。结果 ALI大鼠肺组织W/D比值显著高于NS组(P〈0.05);病理显示LPS组肺组织受损,出血、渗出明显,达到ALI诊断标准;LPS组各时点肺组织颗粒溶素表达较NS组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颗粒溶素可能参与ALI的炎症过程,有助于病原体的清除,在防治感染性因素所致ALI中有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一种更好的制作视网膜石蜡切片方法,探讨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层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方法:将Wistar大鼠按死后0,12,24,36h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的眼球标本应用本研究新型改进方法制作石蜡切片后,分别做HE、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进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结果:采用改进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HE染色显示死后0h各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层次均基本保持完整, 细胞形态清晰;随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各层逐渐发生紊乱并出现核固缩。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A、B、C三组Bax表达含量依次增多,D组下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进的石蜡视网膜组织切片制作方法较好,值得推广。Wistar大鼠死后不同时间视网膜层细胞凋亡蛋白Bax表达与死亡时间具有相关性,为法医进一步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多种研究方法对上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了解上颌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及其根管的变异情况,为临床研究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两种方法对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峡部的位置和发生情况进行研究,为根管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256排螺旋CT和RVG数字牙片成像技术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根管峡部位置,并用256排螺旋CT作横断面扫描观察,并将两种方法对比研究。结果:根据RVG数字牙片系统拍摄的图像进行观测,根管峡部的发生率是23.26%,在距离根尖约6 mm处多发;根据螺旋CT断层扫描结果观测,根管峡部的发生率为44.19%,在距离根尖5.5 mm处多发;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56排螺旋CT与RVG数字牙片系统拍摄的图像进行比较,前者对牙根情况的判断更加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