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利用多排螺旋CT最佳期相自动选择技术(Best phase),获得心脏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图像,进一步探讨年龄、性别对心脏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3种方案对11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分组。方案一:按年龄分为A组(≥60岁,49例)和B组(<60岁,69例);方案二:按性别分为C组(男,54例)、D组(女,64例);方案三:综合性别与年龄因素分为四组:a组(男,年龄≥60岁,20例),b 组(男,年龄<60岁,34例),c组(女,年龄≥60岁,29例),d组(女,年龄<60岁,35例)。利用Best phase技术所获得的心脏收缩末期与舒张末期CT图像,测量对比分析各心腔大小。结果:两期CT图像测量指标组间对比:A组左心房各指标均大于B组(P<0.05);C组左、右心室各指标均大于D组(P<0.05);d组左心室各指标小于其它三组(P<0.05),d组左心房舒张末期各指标也小于其它3组(P<0.05),d组收缩末期各指标小于a组和c组(P<0.05),b组右心室各指标均大于c组和d组(P<0.05)。结论:通过对多排螺旋CT Best phase技术获得心脏图像进行测量分析,随着年龄增大,左房增大明显,男性两心室明显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常规培训与联合手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宣教,评价两种方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选择心血管内科两个病房的全体医护人员作为宣教对象并分别设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培训前1个月对两组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摸底调查,培训后第1个月两组均采用常规宣教培训方法,第2个月至第5个月在常规宣教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实验组增加手卫生污染状况调查培训方法,分别统计两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培训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42.63%(107/251)、41.80%(102/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第1和第2个月,实验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5.70%(132/237)、63.11%(154/244),对照组分别为56.52%(130/230)、62.61%(149/238),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第3个月至第5个月,实验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60.73%(150/247)、61.44%(145/236)、61.22%(150/245),对照组分别为51.68%(123/238)、51.02%(125/245)、52.32%(124/2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培训同时联合手污染状况调查的培训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付敬梅  王敏英  王海英  白泽梅  孟荣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304-2304,F0003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为肿瘤化疗提供理想的用药路径,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导管堵塞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4.
57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用1 d的时间进行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查573例,实查570例,实查率99.48%;发生医院感染3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97%,高于日常连续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率44.12%,危险因素引起的感染如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占30.43%;检出细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9株集于下呼吸道;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2.86%。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监测医院消毒灭菌效果,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重点部门及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灭菌剂、无菌物品、灭菌器、紫外线灯等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抽测和临床科室自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复监测.结果 2006-2009年共采样7595份,合格7393份,总合格率为97.34%,2006-2009年合格率依次为96.15%、97.45%、97.50%、98.50%,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灭菌器、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98%、94.19%、97.81%、95.66%、99.42%、96.19%、98.70%.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通过连续定期监测及时分析反馈,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监测管理有效;加大消毒管理和监督力度,避免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2009年12月1日-2010年5月31日492例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方法、用药天数、切口愈合和临床治疗效果等,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抗菌药共6种,以头孢唑林为主,采用术中断脐后给抗菌药物1次,术后用药3~5 d,其中467例甲级愈合,切口甲级愈合率94.92%,10例乙级愈合,乙级愈合率2.03%;15例丙级愈合(切口感染),感染率3.05%;使用头孢唑林的199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率95.98%,使用头孢美唑的155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率94.19%,使用头孢一代、二代和三代抗菌药物与切口愈合率,经统计学确切概率分析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使用头孢唑林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采用术中断脐后给药,术后3~4 d停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查找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8月1日~2013年7月31日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骨一科所有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干预组合、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无植入物手术患者监测至术后30d,有植入物患者监测至术后1年。将所有调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统计分析,作出诊断性结论。结果共监测骨科手术382例,手术部位感染7例次,感染率为1.83%;Ⅰ类切口、Ⅱ类切口与Ⅲ+Ⅳ类切口感染率比较(0.64%、4.00%、14.2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21.8559,P<0.01);急诊手术感染率与择期手术感染率比较(9.52%、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切口与闭合伤口感染率比较(8.77%、2.6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3.6875,P<0.01)。结论骨科手术部位感染与急诊手术、开放伤口和手术切口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脐部切口感染的策略。方法通过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彻底清洁脐部切口、切口保护及改良式缝合、加强术后切口管理等措施,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进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的50例患者脐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脐部切口感染,1例因缝线反应出现切口红肿,拆除缝线经换药后切口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d。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过程中,通过实施各项管理措施,可减少术后脐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必须通道,为临床抢救工作带来快捷和方便.但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感染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并加重了医疗负担.我院3例使用CVC患者两日内先后出现高热、寒颤,置管部位皮肤炎症反应,导管拔出时尖端有脓苔,立即开展调查并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