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近年来山西省与全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情况,预测布病疫情发展趋势,为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山西省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布病疫情月报告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布的全国布病疫情报告资料,根据布病的逐年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指标,比较山西省和全国近年来布病疫情流行现状.利用布病疫情月报告发病人数,拟合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通过对拟合效果的验证,预测山西省和全国未来2年内的布病发病状况.结果 山西省布病疫情2008年达到高峰,新发病例5397例,较2007年增加了900例,从2008年后发病人数下降,2010年下降了17.67%(906/5128);全国布病发病人数从2006 - 2009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07-2008年迅速增长,增长速度高达39.16%(8442/21 560),虽然2010年布病的发病人数比2009年下降了2041例,但下降速度仅为5.14%(2041/37 734);无论山西省还是全国,5-7月均为布病发病的高峰期.拟合时间序列ARIMA模型,成功地获得了山西省和全国的ARIMA模型[(1,0,1)(1,1,0)12、(1,0,1)(0,1,1)12].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显示,两个ARIMA模型对布病发病人数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全部落到了预测值的95%可信限内,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2年内,山西省布病的发病人数总体趋势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大的变动;全国布病发病人数在2011年和2012年预计出现小幅度的回升,每年的5-7月份是布病发病的高峰期.结论 山西省布病控制措施得力,布病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ARIMA模型预测布病疫情效果好,可以为下一步疫情预测与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菩人丹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大鼠FFAs及血脂4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菩人丹(PRD)超微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结合尾静脉快速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菩人丹低、中、高剂量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以及模型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4周末杀检动物,检测血清FFAs、TC、TG、LDL-c、HDL-c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清FFAs、TC、TG、LDL-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HDL-c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RD低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均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TC、TG、LDL-c含量(P0.05),PRD中、高剂量均能极显著降低大鼠TC、TG、LDL-c含量(P0.01);PR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FFAs(P0.05),PRD中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均能极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FFAs(P0.01)。结论:PRD具有改善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异常的脂质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8—2017年山西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山西省2008—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布病个案及病原监测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山西省共报告布病54 8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5.37/10万。2017年报告发病数3 071例,较2008年下降36.47%,报告发病率8.34/10万,较2008年下降41.47%;全省11市119个县(市、区)均有布病病例分布。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大同、朔州、晋中及忻州市,高峰期集中在3—8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8.27%(37 440/54 845),以青壮年、男性和农牧民为主。分离到布鲁菌258株,除1株羊种布鲁菌变异株、1株布鲁菌非典型菌株外,其他均为羊3型布鲁菌,占99.22%(256/258)。结论 山西省布病流行强度较大,波及范围广,近几年疫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应根据疫情特点的变化,采取适宜的布病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2014-2018年山西省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疟疾监测系统的敏感性,防止疟疾再传播、减少疟疾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山西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所有病例按血涂片疟原虫形态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或混合感染,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报告疟疾7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53例、间日疟13例、卵形疟5例、三日疟和混合感染各2例。病例以男性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4.67%(71/75)。21~50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达85.33%(64/75),病例主要职业为工人/农民,占54.67%(41/75)。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并且无明显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感染来源以非洲为主,占90.67%。从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和从就诊到诊断间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 d和2 d。结论 2014-2018年山西省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加强对非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5.
成人接种狂犬病疫苗2172例的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成人接种不同种类、不同免疫程序、不同剂量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应用ELISA间接法对1991——2001年间在我站门诊注射狂犬端病疫苗的2172例成人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常规5针法狂犬病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70.08%,浓缩狂犬病疫苗的阳性率为83.05%,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的阳性率为97.06%。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性(P<0.001)。浓缩狂犬病疫苗7针法阳性率为96.19%,与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常规5针法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 提示成人注射人用纯化狂犬病疫苗效果优于浓缩狂犬病疫苗,但抗体阳性率仍未能达到100%,对结果阴性应及时补种疫苗。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是鼠疫历史疫区,历史上曾有过多次鼠疫的发生和流行,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为严防鼠疫的发生,按照上级的要求,山西省从1962年开始,由省、地、县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在右玉县杀虎口和临县等地设调查点,开展了鼠疫疫源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在省境西北部有鼠疫流行史的县(区)开展了鼠疫疫源检索及疫史调查工作。对鼠及鼠体外寄生虫(蚤)的种类、数量、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是全国布鲁氏菌病(布病)的老疫区、重病区及高发省份之一,布病的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数连续多年位于全国的前3位,2001年发病数占到全国的50%以上。为掌握居民中布病的实际发病水平及各级医疗机构布病报告质量,为布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参照《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于2005年在全省11个市开展布病漏报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特征,为开展布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山西省10年间报告的布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山西省共报告布病54 679例,呈逐年增加趋势,由2006年的3452例增至2015年的6997例,平均增幅为10.27%;病例波及全省11市119个县(市、区),2011-2015年扩散至山西省所有县(市、区),报告发病率介于10.26/10万~23.53/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15.51/10万;2014年发病数、发病率均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大同市、朔州市、晋中市和忻州市共报告布病37 619例,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68.80%。布病监测点共采集职业人群血清25 190份,阳性2068人,阳性率为8.21%。全省共分离到布鲁氏菌226株,羊种布鲁氏菌225株,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1株,羊种3型布鲁氏菌225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9.56%。结论 山西省近年来布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大同市、朔州市和晋中市布病流行水平较高,运城市和临汾市疫情增长较快,呈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征。布鲁氏菌流行优势菌种是羊种3型,应进一步加强布病防治,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合格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行结肠镜检查的146例慢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肠道准备不合格情况,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肠道准备不合格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山西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山西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机构、诊断及时性等情况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72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占68.1%(49/72),间日疟占18.1%(13/72),卵形疟占8.3%(6/72),三日疟占2.8%(2/72),混合感染2.8%(2/72)。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镜检检测率均为100.0%。95.8%(69/72)的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而69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病例中,73.9%(51/69)在省级医疗机构诊断,21.7%(15/69)在市级医疗机构诊断,仅4.3%(3/69)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疟疾病例从发病-确诊时间中位数为5 d,其中发病-初诊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病-初诊和初诊-确诊时间各年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分位数间距由2017年最长的10 d缩短为2019年最短的 0 d。结论 山西省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疟疾病例诊断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提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较低。今后要加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培训以提高其疟疾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