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院2005-2008年口服螺内酯致男性乳房发育症误诊误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9岁。高血压病史15 a,血压最高170/90 mm Hg,长期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2次/d,血压控制在140/80 mm Hg左右。近1 a来出现高血压性心肌肥大,心功能不全,当地医院即加用利尿剂氢氯噻嗪25 mg,1次/d,螺内酯40 mg,1次/d。口服螺内酯0.5 a后无意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分析性别对农村人口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前瞻性观察全部STEMI住院患者预后,观察对象143例,年龄27~83( 56.3±13.3)岁,其中男115例(80.4%,115/143),年龄27 ~83(52.3±12.6)岁,女28例(19.6%,28/143),年龄30~ 82(62.8±11.7)岁.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逐年随访登记至截止时间.观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用药是否规律及死亡.结果 医院内病死率:男性8.70%(10/115),女性25.00% (7/28),总体病死率11.89%(17/143).在STEMI后长期随访(6~13年)中,病死率男性33.04%(38/1 15),女性60.71% (17/28),总体病死率38.46%(55/143) (95.0% CI 21.3 ~ 67.4,P=0.001).病死率亚组分析:年龄<60岁,男性24.32%(18/74),女性25.00%(1/4);年龄≥60岁,男性48.78%(20/41),女性66.67%(1 6/24).结论 STEMI后长期随访总体病死率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荷瘤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CIK细胞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作用。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luc接种BALB/c裸鼠建立动物模型。体外培养CIK细胞后以荧光染料CFSE标记,经不同途径注射入荷瘤鼠体内。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分布情况。结果:CIK细胞在体外培养14~18天时,细胞数量生长达高峰,此时CD3+CD56+T细胞的数量也达最高值。以10∶1、20∶1、40∶1的比例将效、靶细胞作用48小时后,CIK细胞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4.08±3.18)%、(51.16±2.64)%、(72.14±4.21)%。CIK细胞经腹腔注射,肿瘤组织24小时达到最高(20.56%),瘤旁注射,肿瘤组织3小时达到最高(25.75%)。结论:CIK细胞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luc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CIK细胞在体内分布于肺、肝、肿瘤部位,其分布在各脏器中浓度规律与不同的输注途径有一定关系。针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肿瘤可以选择不同的CIK细胞输注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骨骼是HCC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HCC骨转移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且缩短生存时间,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文章从HCC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预后影响因素及诊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其杀伤肿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被认为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新希望,并且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可以发挥强大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系统的肿瘤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对DC-CIK细胞共培养抗肿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用于转移性或晚期宫颈癌三线及以上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转移性或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接受三线及以上治疗者共11例,选择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每2周期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主要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不良反应。结果:11例中10例患者为三线治疗,1例患者为四线治疗。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4例(36%),稳定(stable disease,SD)5例(45%),病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例(18%)。ORR为36%(4例),DCR为82%(9例),中位PFS 6.3个月(3.0~10.6个月)。安全性评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27%)、血小板减少(2例,18%)、总胆红素升高(1例,9%)、间接胆红素升高(1例,9%)。结论:培美曲塞用于转移性或晚期宫颈癌三线及以上化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荧光素酶标记的人宫颈癌HeLa-luc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了解CIK回输荷瘤小鼠后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特点。方法:由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CIK,流式细胞术检测CIK表面分子的表达,RT-PCR法检测IFN-γmRNA的表达,MTT法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测定CIK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作用。建立荷HeLa-luc瘤BALB/c裸鼠模型,体内成像系统观察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变化及CIK治疗效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器官中CIK的分布情况。结果:CIK在体外诱导培养14~21 d,其生长达到高峰,此时CD3+CD56+T细胞的比例增加50倍以上,IFN-γmRNA表达水平也达到高峰。在效靶比为20∶1、40∶1时,CIK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1.16±2.64)%、(72.14±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3±3.09)%、(21.26±2.71)%(P<0.05)。CIK治疗5周和8周后,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7.18%、64.38%。CIK治疗组荷瘤小鼠外周血中IFN-γ水平为(61.92±6.4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0±1.78)pg/ml(P<0.05)。CFSE标记的CIK经腹腔和瘤旁注射入荷瘤小鼠3 h,在肺、肝、脾、外周血、肿瘤中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腹腔途径注射24 h时,肿瘤组织中CIK浓度达到高峰(20.56±1.72)%;瘤旁途径注射3 h时,肿瘤组织中CIK达到高峰(25.75±3.45)%。结论:CIK在体内外对宫颈癌HeLa-luc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CIK经不同途径注射荷瘤小鼠后可以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其到达各脏器的浓度与输注途径及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接受到更规范更多线的治疗.更多线的化疗及靶向治疗,使一部分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肝脏发生类似肝硬化的形态学及临床改变,称之为假性肝硬化.由于假性肝硬化罕见,对于它的认识多来自于个案报道.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关于假性肝硬化的个案报道及相关研究,对其发生机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和...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致敏花环法.结果 肿瘤患者CD3+、CD4+、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CD8+明显升高(P<0.01);不同肿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CD3+、CD4+、CD4+/CD8+比值均比未手术组高,CD8+比未手术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用于肿瘤患者的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研究贲门癌、胃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与CD4 /CD8 比值、NK细胞活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利用酵母菌花环试验、克隆抗体致敏花环法和MTT法对53例贲门癌、51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RBC-C3bR阳性率、T细胞CD3 、CD4 百分率、CD4 /CD8 比值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贲门癌组、胃癌组RBC-C3bR阳性率、CD3 、CD4 细胞百分率、CD4 /CD8 比值和NK细胞杀伤活性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68,P<0.01),而贲门癌与胃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1~0.871,P均>0.05);经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显示,贲门癌、胃癌组RBC-C3bR阳性率与CD4 /CD8 比值、NK细胞杀伤活性间呈正相关(贲门癌RBC-C3bR阳性率与CD4 /CD8 比值:r=0.431,P<0.01;RBC-C3bR阳性率与NK细胞活性:r=0.347,P<0.05;胃癌RBC-C3bR阳性率与CD4 /CD8 比值:r=0.429,P<0.01;RBC-C3bR阳性率与NK细胞活性:r=0.528,P<0.01)。结论:贲门癌、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与白细胞免疫功能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