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开颅手术组48例,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钻孔引流组50例,采用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开颅手术组预后不良(ADL1~ADL3)23例(47.92%),钻孔引流组预后不良22例(44.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P0.05);对于血肿量50 cm3的患者,开颅手术组预后不良10例(45.45%,10/22),钻孔引流组预后不良16例(80.00%,16/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穿刺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效果相当,采取何种术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血肿量来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针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致残与致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及术中桥血管选择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2013-03—2017-12收治的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共40例临床资料,其中桥血管选择桡动脉10例,桥血管选择小腿段大隐静脉15例,桥血管选择大腿段大隐静脉15例;观察桥血管基本情况、桥血管术后闭塞情况、预后情况、出院时情况及随访情况,并比较不同类型桥血管闭塞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第1天行CTA检查均提示桥血管通畅,术后仅3例发生桥血管闭塞,占总数7.50%,其中桡动脉作为桥血管1例,小腿段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2例;桥血管为桡动脉、小腿段及大腿段大隐静脉术后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例中出现偏瘫和脑血管痉挛各1例,1例随访判定为植物生存;术前未见出血症状患者30例中仅1例出现术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症状,随访mRS评分均≤1分。结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安全有效;其中桥血管是否通畅可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应注意术前对桥血管选择,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动脉瘤部位、载瘤动脉灌注及供血血管等因素制定差异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33例34个听神经瘤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通过枕下乳突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瘤体;对照组24例24个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术中未进行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比观察2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观察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能有效保留面神经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丘脑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丘脑胶质瘤患者146例,其中76例行神经导航系统下丘脑胶质瘤显微外科切除术(观察组),70例行常规手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次全切除率、部分切除率分别为72.4%(55/76)、23.7%(18/76)和3.9%(3/76),对照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次全切除率、部分切除率分别为30.0%(21/70)、54.3%(38/70)和15.7%(11/70),观察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肿瘤次全切除率和部分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4%(17/76)和55.7%(39/7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胶质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少,肿瘤全切除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手术创伤对顺铂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影响,探讨术中使用化学药物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4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分为术前给药组和术中给药组,每组12例,术前给药组患者于麻醉开始时静脉泵入顺铂,持续30 min,泵入顺铂结束30 min后打开硬脑膜,取血浆、肿瘤组织、肿瘤周围组织及脑脊液标本;术中给药组患者于切硬脑膜同时静脉泵入顺铂,持续30 min,泵入顺铂结束后30 min、肿瘤全切除前,取血浆、肿瘤组织、肿瘤周围组织及脑脊液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标本中顺铂的质量浓度,并在第1个化学治疗周期后进行短期药物毒副作用评价。结果 2组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中顺铂质量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给药组患者脑脊液和肿瘤周围组织中顺铂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术前给药组(P<0.05)。术前给药组和术中给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5.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创伤能导致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开放,术中化学治疗能显著增加肿瘤周围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脑胶质瘤患者术中化学治疗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0-01-2014-01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及入院治疗各个时段(24 h、7 d、14 d、21 d)血浆FIB与ET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IB、E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2组FIB、ET水平均升高,入院后7d2组ET水平均稍微下降,FIB水平升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4 d、21 d观察组FIB、ET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1 d时观察组FIB水平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高压氧治疗降低血浆FIB、ET水平,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从而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夹闭方案对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的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血管内栓塞组(64例)和手术夹闭组(64例),评价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手术前后脑组织损伤指标[S-100B蛋白(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6(IL-6)],术后神经功能预后[Glasgow预后分级(GO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生活质量[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夹闭组相比,血管内栓塞组患者住院时间短(t=4.712,P=0.000),S-100B(F=4.276,P=0.000)、MMP-9(F=3.576,P=0.000)及IL-6(F=3.897,P=0.000)水平降低;而且SF-36(t=4.673,P=0.000)和ADL(t=3.816,P=0.000)评分、术后6个月时GOS分级(χ~2=4.726,P=0.019)和mRS评分(t=3.816,P=0.000)均优于手术夹闭组,但治疗总费用高于手术夹闭组(t=5.046,P=0.000)。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提示,血管内栓塞组感染发生率较低(χ~2=9.195,P=0.002)。结论血管内栓塞方案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具有住院时间短、远期预后良好等优点,同时可下调S-100B、MMP-9和IL-6水平,有助于预防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手术夹闭方案则在降低经济负担风险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0-2013年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患者送检的283份标本检测结果,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283份送检标本,病原菌培养阳性份数171份,阳性率为60.42%;共分离出19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69%;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均≥50.00%。结论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培养的病原菌中仍然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