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传染性软疣,祖国医学称为鼠乳,俗称水猴子。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好发于躯干、面部、眼睑、臀部、生殖器及四肢,有时也可发生在唇.舌及颊粘膜。本病状虽然发于皮表,  相似文献   
2.
为了努力寻找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草药,我们筛选了四瓣草。用此药分别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京科75~39(文中简写京科75~39)、I型副流感病毒仙台株(简写仙台株)、腺病毒3型(简写Ad_3)、腺病毒7型(简写Ad_7)进行抑制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 (一)四瓣草:自河北省沙河县背阴山坡采集,经我校药学系中草药教研组鉴定。学名B0ea hygromefrfca(Bunge)R.Br,又名绵还阳草、猫耳朵、崖青叶、发汗草等多种名称。为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属,是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全草用药,夏秋采集。 (二)病毒:京科75~39、仙台株分别接种子10天胚龄的鸡胚尿囊,常规传代三次,收尿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近年来,自拟温阳通痹汤治疗瘀结型肠梗阻患者154例,疗效满意,兹小结如下。一般资料男98例,女56例;年龄15~60岁之间,平均37.5岁;病程平均约10小时左右。各部病例根据症状体征和 X 线诊断确诊。方药组成温阳通痹汤:附子、炒山楂各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莱菔子(炒)各30克,枳壳、川朴各12克。水煎,待肠胃减压后服,一日2~3剂。治疗效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一般在3~4小时症状开始缓解,8~12小时症状明显改善,12~24小时内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平均住院时间5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刘××,女,42岁,工人家属。六年前,妊娠三个月时,精神时常抑郁、烦恼,感颈部右侧动转不利,憋胀酸痛,头颈歪向右侧。产后症状逐渐加重。先后经当地医院用强的松龙封闭和低频电疗一个月,并多次按摩,效果不佳。1975年秋到省级医院检查,确诊为“胸锁乳突肌萎缩神经麻痹”,治疗未愈。1977年9月8日前来诊治。观其形体消瘦,精神沉闷,头颈歪向右侧。自诉颈部右侧酸痛憋胀,活动受限,不能转头。舌红苔微黄而腻,中根部略燥,脉弦大且数。本例素日多怒善郁,郁久生热。又因怀孕之后血聚养胎,身体亏虚,外邪乘机而入,侵袭经络,以致颈斜强痛。治当清热祛风,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5.
田广秀  田仁 《陕西中医》1989,10(10):460-460
<正> 患者杨某,女,50岁。1986年4月19日因心口烦热,吞咽不利半年余入院。查体:血压110/80mmHg,T:37.5℃,P:84次/分,肥胖体型,咽红,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如核桃大小,坚硬如石,有固定压痛,心肺正常,肝  相似文献   
6.
医理和医药同等重要,偏执任何一方,均属片面。吾将临证运用中的点滴体会,略陈于下。医理与医药并重医学理论者,简称为理;药物方剂者,简称为药。医与药两者关系密切,懂医必重其药。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药物运用,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汗及汗法     
汗法是治疗表证的基本大法,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奠定了汗法的立法依据。张仲景著《伤寒论》,将汗法针对于太阳病及太阳变证、兼证的治疗,为后人所推崇。至张元素汗剂方药除辛温剂用仲景方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