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例1,男,孕37周。其母服用敌敌畏80mL,1h后急送我院,予洗胃、注射阿托品、碘解磷定等,达阿托品化。d3在我院行剖腹产,出生体质量3100g,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生后1min评分7分,5min评分9分。查体:神清,足月儿外貌,易激惹哭吵,水肿,皮肤红,前囟平软,瞳孔直径4mm,光反射迟钝,口唇红,呼吸55次/min,  相似文献   
5.
王某某,女,49岁,1997年10月9日初诊。绝经4年,外阴瘙痒1年余,加重2月。1年前出现阴唇奇痒,坐卧不安,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欠佳。近2月瘙痒加重,并伴心烦少寐,腰膝酸软,手足心热,面色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分别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重建图像行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对照。结果58例患者共757(87.0%)节段的冠状动脉(血管直径≥1.5 mm)成像,638节段(84.3%)可用于多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狭窄101节段,多层螺旋CT发现狭窄104节段,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6.8%。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无创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灸壮数对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能检测从皮下浅层至皮下深层、肌层变化的近红外线分光仪研究了不同施灸壮数对血流的影响。 方法:以5名健康成年男性(平均年龄25.4岁)为对象,皮下血流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ALF21,皮下深层及肌层的变化用近红外线分光仪  相似文献   
8.
1992~1994年山东省通过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28例注射麻痹,估计15岁以下儿童年发生率为0.05/10万~0.06/10万。注射麻痹的发生原因,多为患儿发热接受药物臀部肌肉注射而操作不当,钉头误伤坐骨神经。在农村卫生室注射引起者占85.8%。由于注射麻痹临床表现属典型的AFP,在发病初期临床上难以与脊髓灰质炎(脊灰)鉴别,故从消灭脊灰的角度出发,应将其作为疑似脊灰病例报告,并将其作为参考指标来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临床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缺氧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组、缺氧(H)组、2%七氟烷预处理30 min组(S1+H组)、2%七氟烷预处理60 min组(S2+H组)和4%七氟烷预处理30 min组(S3+H组),每组10只。缺氧即持续吸入O2体积分数为(6.5±0.1)%的氮氧混合气体24 h构建缺氧模型;预处理即以O2体积分数为(21.0±0.5)%的氮氧混合气体为载气,分别吸入2%七氟烷30 min、2%七氟烷60 min和4%七氟烷30 min,洗脱15 min后进行缺氧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测定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同时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缺氧24 h后,光镜下可见海马CA1区细胞水肿或固缩;各预处理组病理改变轻于H组。TEM下S2+H组细胞超微结构最为完整。H组血清LDH活性及脑组织EPO、VEGF、MDA含量显著高于C组,脑组织的SOD及GPx活性较C组明显降低。七氟烷预处理后血清LDH活性及脑组织EPO、VEGF含量较H组降低,以S2+H组最为显著;脑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降低,而GPx活性有所升高。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能减轻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抗缺氧蛋白合成及降低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高脂饮食对大鼠海马胰岛素受体底物的基因表达及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100只4周龄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D,n=40)、高脂饮食组(HFD,n=60),CD组给予普通饮食、HFD组给予高脂饮食,分别在 4、8、12、16周,20周末于两组中随机选择8只大鼠进行Morrise 水迷宫测试,连续5 d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代谢参 数,取海马CA1区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基因表达量。结果与CD组相比,HFD组大鼠 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长,平均游泳速度快,停留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短;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海马CA1区IRS-1和IRS-2 的基因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干扰了海马的胰岛素受体底物的基因表达,影响 脑内胰岛素代谢,损害其空间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加速认知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