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我院伤口护理中心联合多学科实施癌性伤口出血风险管理的经验,为相关标准的建立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组建多学科团队,施行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通过制定伤口出血风险预案,对癌性伤口患者进行系统的出血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并逐级强化告知,遵循TIME原则和我国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思路及原则实施伤口处理,并落实延续护理。结果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伤口护理中心共收治癌性伤口患者167人,在换药时无意外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无投诉、纠纷,患者对伤口护理中心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达98.3%。结论 :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实施癌性伤口出血风险管理,汇集多学科专业意见,优化工作流程,从医疗、法律、管理等方面搭建安全体系,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2.
揭示国内外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暴露后心理应激状况的现状,探讨暴露后预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提高职业暴露后预防的依从性和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造口治疗师(ET)主导多学科合作伤口处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7年4月4年来湘雅医院伤口中心接诊的患者资料,从2015年5月开始,接诊的患者均采用ET主导多学科合作的伤口处理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识别与风险决策,将确认有治疗和操作难度、潜在纠纷的患者作为风险管理重点对象,联动多学科合作团队,采取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比较该流程实施前后的患者人数、结构、来源及患者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的接诊患者总例次增加27.74%,医生转诊例次增加54.76%,慢性伤口例次增加51.34%,病房会诊例次增加52.63%;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0.05%vs.0.12%,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95.36±0.52)%vs.(90.34±0.45)%,P0.05]。结论:ET主导多学科合作的伤口处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提升伤口处理水平,推荐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效果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v5.3软件包处理,以肺功能[FEV1、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FEV1方面,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CO2、PaO2)、6min步行距离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并呼吸肌锻炼有益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体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穿着透气性和水蒸气穿透性均有限的防护服,反复或长时间地佩戴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屏)、手套等,甚至为了避免上班期间不上卫生间而使用纸尿裤,面部、手部乃至会阴部的皮肤都可能出现损伤。如何降低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促使已损伤的皮肤尽快愈合,确保职业安全,是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创伤门诊慢性伤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以准确评估伤口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或银离子敷料治疗感染慢性伤口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伤口造口护理中心2013年7月~2014年12月创伤门诊慢性伤口分泌物标本病原菌培养和耐药性试验结果,应用软件WHONE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创伤门诊慢性伤口病原菌培养阳性率58.48%,耐药率54.1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22.95%和21.31%),耐药率分别为46.43%、69.23%。鲍曼不动杆菌100.00%耐药。各伤口部位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上肢,骶尾部,下肢和颊部。不愈性手术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8.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为38.8%,包括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感染。结论创伤门诊慢性伤口病原菌感染率和耐药率较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加强无菌操作观念,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针对慢性伤口应及时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诊断和改进换药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