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1例窒息新生儿,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同期正常对照组32例,均于生后12~24h内以及治疗5~7d后采集动脉血,观察患者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心肌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即病程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结论心肌酶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内蒙地区,由于地域差别以及野外施工人员业余生活比较单一,工作之余饮酒消遣,为了解该地区施工人员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将该人群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0~7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钙、镁、铁、锌、铜含量失衡的情况,便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MB5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儿童指血微量元素.结果 按年龄将502名儿科健康体检的儿童分成四组:缺铁在四个年龄组居第一位(38.25%),锌居第二位(34.46%),钙居第三位(24.50%),次为铜和镁.结论 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失衡情况不同,议根据不同情况,婴幼儿提倡科学合理喂养,好微量元素缺乏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皮层功能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屈光不正弱视儿童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屈光不正弱视儿童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正常视力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儿童视皮层感兴趣区BOLD-IMRI数据.对比两组儿童进行屈光矫正治疗前后皮层激活的强度和范围,分析变化的特点,对儿童弱视的程度进行分析和分级.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儿童的皮层神经元反应和激活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屈光矫正后,皮层活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激活范围也逐渐变大,儿童皮层激活范围与弱视的程度无线性相关.结论:屈光不正弱视儿童的皮层进行了激活后发生了变化,进行屈光不正的校正后,皮层的激活范围也变大,因此可以看出,及时的进行视力矫正能够减少对皮层功能的损害,但是皮层的激活范围与弱势程度的关系并不大,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及餐后1h血糖(GLU)在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联合检测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孕妇在妊娠27-40w期间,空腹抽血检测Hcy、Lp(a)及FIB,餐后1h(GDM筛查: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 L水中,5分钟内服完,1h后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糖。)抽血检测GLU。结果:在孕妇围产期检查中,PIH+GDM组FIB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检出率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h GLU、Hcy及Lp(a)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异常检出率与正常妊娠组比较,餐后1小时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及Lp(a)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四项指标联合检测,PIH+GDM组异常检出率(其中任一项异常即为异常)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00)。结论:重视孕妇围产期各项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针对可控指标予以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0~7岁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钙、镁、铁、锌、铜含量失衡的情况,以便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MB5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儿童指血微量元素。结果 按年龄将502名儿科健康体检的儿童分成四组:缺铁在四个年龄组居第一位(38.25%),缺锌居第二位(34.46%),缺钙居第三位(24.50%),依次为铜和镁。结论 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失衡情况不同,建议根据不同情况,对婴幼儿提倡科学合理喂养,做好微量元素缺乏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引起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1例窒息新生儿,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同期正常对照组32例,均于生后12~24 h内以及治疗5~7 d后采集动脉血,观察患者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L-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结果心肌酶谱活性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即病程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结论心肌酶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防控措施.方法对85例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占全院感染的6.5%,主要病原菌为白假丝酵母;高危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大、严重基础疾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激素、化疗、侵入性操作等.结论要高度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规范抗生素应用、重视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DTA—K2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原因。方法:采用Sysmex KX-21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法,分别检测了131例仪器法出现血小板聚集报警的住院患者的标本,并对二者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有血小板聚集报警的某些血液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冠心病仪器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疾病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EDTA—K2抗凝血做全血细胞计数,遇有血小板聚集报警的标本,须用显微镜法复核,既可起到互补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避免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浆膜腔积液是临床检验科较为常见的标本,除了一般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外,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的明确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医学检验人员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能。为此,本文收集了2007年-2009年住院病人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发现恶性肿瘤细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