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考察番茄红素对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血浆 TNF-α、NO、MDA含量及 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6 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模型组 (M组 )和番茄红素干预组 (L组 ) ,每组各 2 0只。 M组和 L组采用博莱霉素 (BL M)经气管注射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 ,造模当日起 L组每天用番茄红素油树脂灌胃 ,3、7、14和 2 8d处死大鼠采集血浆 ,测定 TNF-α、NO、MDA含量及 SOD活性。结果 与 M组相比 ,L组各时间段 TNF-α、NO、MDA含量降低 (7、14、2 8d,TNF-α:P<0 .0 1;3d,NO、MDA:P<0 .0 5 ) ,SOD活性增高 (2 8d,P<0 .0 5 )。结论 番茄红素能够降低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血浆 TNF-α、NO、MDA含量 ,提高 SOD活性 ,对博莱霉素致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 SCN8 A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选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9月收治的1例1岁9个月的 SCN8 A基因突变相关婴儿痉挛症患儿,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 SCN8 A基因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廖力慧  陶秋吉  甘靖   《四川医学》2023,44(12):1319-1322
<正>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以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神经肌肉罕见病,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缺陷引起,常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和肌无力,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72~1/47[1]。SMA患儿除运动系统受累外,疾病进展还将进一步累及呼吸、消化和骨骼等系统,引起吸入性肺炎、吞咽和喂养困难、胃食管反流、便秘和肌肉量减低等[2]。  相似文献   
4.
从SARS防治绩效对比研究各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选择SARS危机中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完善、应急迅速的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的机构机制与绩效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查阅、收集和评价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官方网站的信息,比较其SARS防治绩效及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分析原因,总结问题,提出对策.结果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SARS防治绩效最好;新加坡的应急反应措施受到WHO高度评价.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似,但投入不足、管理落后、运作机制不成熟导致效率低下.结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应以加强机制建设为突破口.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宜采用适合本地区条件的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和机制.上述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预警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共词分析引入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现状研究,比较近10年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主题的异同,寻找中国该研究领域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并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利用Ucinet6.0及Netdraw绘制共现分析图,将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篇关系可视化。结果 共查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226篇,国内研究文献186篇,成功建立国内外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图。国外相关研究较国内更为丰富与充分,其在耐药结核、结核与艾滋病、结核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多于国内研究,关键词也更为规范;国内研究则更注重结核的预防接种、护理方面的研究。结论 国内外关于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总体方向基本相同,国外文献的网络图更为复杂,主题词的使用更为规范。中国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学科发展处于良好状态,未来需在耐药结核、结核流行病学、结核与艾滋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7~14岁癫痫儿童的睡眠习惯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华西第二医院小儿神经科确诊的癫痫患儿162例作为癫痫组,通过对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询问,运用专门针对儿童使用的儿童睡眠习惯调查表对癫痫组和162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睡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癫痫组睡眠习惯评分为(46.1±7.5)分,而正常对照组为(32.4±3.6)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癫痫组运动和认知发育正常者评分为(43.5±8.1)分,落后者评分为(49.9±7.3)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药治疗患儿71例,评分为(42.9±6.3)分;2种或2种以上药物治疗患儿22例,评分为(54.3±5.7)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另外,夜间睡眠发作的癫痫患儿(36例)相对白天清醒时发作患儿(50例)、清醒及睡眠中均有发作患儿(76例)睡眠习惯较差,评分分别为(52.3±5.7)、(44.1±7.6)、(44.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儿(46例)相对全身性发作(57例)、部分性泛化全身(59例)对睡眠习惯的影响较小,评分分别为(41.6±4.9)、(47.4±8.7)、(48.4±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癫痫易出现睡眠障碍,多种因素包括运动和认知发育落后、发作控制及治疗情况、发作类型等可影响患儿睡眠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机磷中毒合并胼胝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例有机磷中毒合并胼胝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13岁,口服敌敌畏后出现意识障碍,外院经过阿托品及氯解磷定解毒、血液净化等治疗后意识较前好转,但随后出现四肢疼痛乏力,完善肌电图提示:(1)双侧胫、腓神经CMAP未引出,双侧股神经CMAP波幅降低,F波、H反射未引出上肢;(2)双侧正中、尺神经CMAP波幅降低;(3)上肢各受检神经F波:潜伏期正常,波幅低,出波率减少。颅脑MRI提示:双侧额顶叶散在皮层及皮层下异常信号,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片状异常信号,伴胼胝体部少量出血灶,考虑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颅内出血,继续给予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病程第29天复查颅脑CT提示颅脑出血已吸收。结论 有机磷中毒合并胼胝体区出血非常罕见,大剂量阿托品和血液净化疗法可能会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以利于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将通识教育和儿科见习课程有机结合,使医学生在学习儿科常见病的同时,人文素养、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感、医患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类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棘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病因的棘波特点。方法视频脑电图监测52例婴儿痉挛症患儿,分别计算各导联的棘波密度和相对棘波密度,并对不同病因的脑电图进行归纳。结果 52例婴儿痉挛症,36.5%的病例累及枕后颞区。40例症状性婴儿痉挛症,47.5%主要累及枕后颞区;12例隐源性婴儿痉挛症,8.3%主要累及枕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婴儿痉挛症中,72.5%有围产期病因,其中55.2%主要累及枕后颞区。结论婴儿痉挛的脑电图在全导不对称、不同步的多棘慢波的基础上,常常伴有枕后颞区的局灶放电;症状性婴儿痉挛症比隐源性婴儿痉挛症更易出现枕后颞区的棘波放电,提示大脑发育过程的枕、后颞区可能更易受到各种病因的损害,并可能与症状性婴儿痉挛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与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联合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咳痰症状患儿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51例,对照组(复方福尔可定)46例,治疗疗程均为5d,比较两组单个症状改善程度、综合症状改善率、总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化痰、止咳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更有效地减少痰量、降低痰液黏稠度,临床症状综合改善率高于对照组(Z=-3.467,P〈0.05),总有效(88.24%)高于对照组(71.74%)(X^2=4.178,P〈0.05),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Z=-5.082,P〈0.05)。结论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与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联合用于儿童止咳、祛痰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及安全性,值得儿科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