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炎后肝硬化脾切除术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脾切除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调控的效果.方法 22例接受脾切除术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麻醉前Sonoclot凝血分析结果 分为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组(E组,共12例)及对照组(C组,共10例).E组病例除麻醉后进行凝血功能调控外,其余与C组相同.分别于麻醉前及术毕采静脉血行进行Sonoclot凝血分析、测定血常规及凝血4项等指标.结果 ①与C组相比,E组麻醉前时凝血速率(CR)、达峰时间(TP)较高,血小板功能(PF)较低;与麻醉前相比,E组病例术毕时CR,TP值降低,而PF则上升.②与C组相比,E组麻醉前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较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高;与麻醉前相比,E组病例术毕时Plt,Fib值升高,而APTT则下降.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的数量及质量下降,以及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不足.Sonoclot分析法能提供全面的凝血功能监测指标,可以很好地指导临床上血制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实践教学是本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新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临床实践教学在面临很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通过分析目前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对临床教学基地监督和指导力度不足、缺乏全面的本科临床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指引、临床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意识薄弱等。本文结合中山大学实践,从加强临床教学基地规范化管理、制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临床教师培训与考核、提升临床教师参与教学的外在激励和内生动力等方面,就如何促进临床实践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行了论述与思考,同时也就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组胺对大鼠正常肝细胞及缺氧/复氧时肝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大鼠肝细胞株,调整细胞密度为1×107cells/L,接种于培养孔中,每孔200μL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包括2个实验,各实验中研究对象随机分为7组。实验1:空白组和2×104μg/L组各12孔,其它各组各6孔,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10μg/L组、102μg/L组、103μg/L组、104μg/L组、2×104μg/L组和5×104μg/L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组胺,孵育25h,各组取6孔,测定肝细胞活力,取空白组和2×104μg/L组的其它6孔,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分别用于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实验2:分组方法同实验1,空白组和2×104μg/L组各12孔,其它各组各6孔,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加入相应浓度的组胺后立即进行缺氧1h、复氧24h,各组取6孔,测定肝细胞活力,取空白组和2×104μg/L的其它6孔,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分别用于测定ALT和SOD的活性,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实验1:与空白组比较,103μg/L组-5×104μg/L组肝细胞活力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2×104μg/L组SOD活性升高(P0.05),ALT活性差异无显著(P0.05);电镜下空白组和2×104μg/L组肝细胞未见损伤。实验2:与空白组比较,102μg/L组-5×104μg/L组肝细胞活力降低,其中2×104μg/L组和5×104μg/L组肝细胞活力降低更明显,2×104μg/L组ALT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2×104μg/L肝细胞损伤重于空白组。结论:组胺可增加大鼠正常肝细胞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2×104μg/L组胺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组胺可降低缺氧/复氧时大鼠肝细胞活力,且与浓度有关,2×104μg/L组胺可降低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比较。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6例,按不同麻醉药物分为B组(布比卡因8mg)、R组(罗哌卡因12mg)、RS组(罗哌卡因9mg复合舒芬太尼5μg)3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注入麻醉药后基本生命体征,感觉阻滞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术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最大,R组波动较B组稍小,但与B组无明显差异,RS组波动最小,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RS组感觉阻滞效果最佳,B组次之,R组最差。B组较其余两组运动阻滞程度高,恢复时间长(P〈0.05),RS组运动阻滞程度与R组无明显差异,但恢复最快(P〈0.05)。RS组患者有明显的镇静表现,镇静评分较其余两组高(P〈0.05),B、R组未出现明显镇静。RS组恶心、呕吐、寒战、术中牵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但瘙痒发生率高于B、R组(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罗哌卡因9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腰硬联合麻醉有良好的镇痛及肌松效果,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肌松恢复迅速,术中不良反应少,并可以起到一定的术后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色甘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损害及血浆MDA,组胺,TNF-α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组A)、模型组(组B)、低剂量色甘酸钠组(色甘酸钠25 mg/kg,组C)及高剂量色甘酸钠组(色甘酸钠50 mg/kg,组D).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 min,再灌注1 h的方法创建肠损伤模型,色甘酸钠于再灌注前15 min经腹腔给予.在实验结束时在距离回肠末端5 cm处分离一段0.5~1 cm的小肠,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Chiu'小肠组织损伤评价标准对肠黏膜损伤进行评价,进行血浆MDA、组胺、TNF-α含量及SOD活性的测定.结果 Chiu'小肠组织损伤评分:B组评分最高(P<0.05),D组评分较C组高(P<0.05);A组血浆MDA含量最低,B组最高(P<0.05);C、D两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血浆SOD活性最高,B组最低(P<0.05);C、D两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之间组胺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血浆TNF-α含量最低,B组含量最高(P<0.05);C、D两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色甘酸钠能减轻缺血再灌注肠粘膜损伤,减轻机体的氧化损害和TNF-α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在肺癌病人化疗后单肺通气(OLV)时对病人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 30例 ,ASAⅠ~Ⅲ级 ,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CPAP 2组 (B组 )和CPAP 5组 (C组 ) ,每组 1 0例。A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OLV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压力 2cmH2 O) ,C组OLV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CPAP(压力 5cmH2 O) ,并在平卧双肺通气 2 0min ,仰卧OLV 2 0min ,侧卧OLV2 0、4 0min和关胸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 (Qs/Qt)。结果在OLV后 2 0、4 0min时 ,B、C两组氧合明显高于A组 (P <0 .0 1 ) ,B、C两组Qs/Qt明显低于A组 (P<0 .0 5 ) ,B、C两组之间氧合和Qs/Qt仅在OLV后 4 0min时差异显著。结论 化疗后病人非通气侧持续CPAP ,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且CPAP 2cmH2 O更易为临床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行无痛纤维肠镜检查术患者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下靶控输注异丙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行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64例,分为F1、F2两组,每组各32例。于检查前缓慢推注芬太尼,F1组剂量为 0.6μg/kg,F2组为1μg/kg。患者按序贯法进行试验,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3.5μg/mL,根据上一个患者体动情况,下一患者血浆靶浓度进行增减的调整,变化幅度为0.5μg/mL。计算两组病例异丙酚EC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复合0.6μg/kg芬太尼时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的EC50为(3.89±0.16)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3.58~4.20μg/mL;复合1μg/kg芬太尼时异丙酚的EC50为(3.75±0.11)μg/mL,95%的可信区间为3.52~3.97μg/mL。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0.6μg/kg芬太尼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安全有效,其EC50为(3.89±0.16)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围术期的应用。方法:19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晚期肝病患者,观察在术前(T0)、手术60min(T1)、无肝10min(T2)、新肝5min(T3)和新肝120min(T4)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PL),同时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rate)及血小板功能(PF)变化。分析Sonoclot监测结果与常规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与T0比较,T3时ACT、APTT明显延长,PL明显升高,PLT及PF均降低(P<0.05)。(2)ACT与APTT,凝血速率与FIB浓度在T0~T4明显相关(P<0.05);PF与PLT计数在T0和T4明显相关(P<0.05),而在T1~T3无明显相关性(P>0.05)。(3)Soncolot能够及时反映机体纤溶亢进及低凝状态。结论: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能对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作出较为快速、准确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全麻后气管拔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65岁,70kg以下,ASAI~Ⅱ级的全麻病人4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n=20)和曲马多组(n=20)。全麻术毕即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等待全麻苏醒拔管。布托啡诺、曲马多组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03mg/kg和曲马多1.5mg/kg静注镇痛。记录病人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吸痰和拔管时的躁动评分,拔管后10min的清醒评分(Ramsay)、舒适评分(BCS)、满意评分及不良反应,病人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所有病人达到Modified Aldrete Score 9分及以上则可以离开PACU回病房。结果:布托啡诺组镇痛、镇静满意,镇痛效果与等效剂量曲马多镇痛效果相似;两组对强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不能完全抑制,但布托啡诺组优于曲马多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BCS舒适评分、满意评分相似(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情况亦相似,但布托啡诺组嗜睡率较高,达40%,同时苏醒期痛苦记忆率较低。结论:布托啡诺(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围拔管期的镇痛和镇静,病人舒适、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控制性降压联合抑肽酶减少围脑膜瘤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方法 6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应用控制性降压联合抑肽酶组(联合组)26例,单纯应用控制性降压组(降压组)20例,对照组18例。联合组麻醉后至术毕连续给药,抑肽酶剂量为3万kIU/kg,加入林格液中静滴;术中以吸入麻醉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使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25%。降压组单纯以吸入麻醉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使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25%。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术毕测定手术出血量。结果 联合组与降压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组出血量少于降压组;联合组与降压组输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组输血量亦少于降压组。结论 围术期应用控制性降压联合抑肽酶可明显减少脑膜瘤手术时的出血量,有较好的止血作用,输血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