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韦永先  陈蒙华  甘伟妮  杨耿  覃涛 《广西医学》2014,(12):1781-1783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后采用低温治疗的情况,为完善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因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并恢复自主循环(ROSC)但仍然昏迷不醒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采用低温治疗的情况。结果 140例患者中,ROSC后实施低温治疗51例(36.43%),低温治疗开始时间为心肺复苏后0.5~1.0 h,低温治疗方式主要为戴冰帽。院外发生心搏骤停患者接受低温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院内(P〈0.05)。2006~2010年临床医生对因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并ROSC但仍然昏迷不醒患者给予低温治疗的比例变化无明显规律(P〉0.05)。在抢救140例心搏骤停患者过程中,仅有34.3%(48/140)的医务人员有低低温治疗意识,2.1%(3/140)的医务人员有中低温治疗意识,而无低温治疗意识的占63.57%(89/140)。结论临床医生在处置心肺复苏患者时普遍缺乏低温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期间收治的38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30 d病死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384例患者中,30 d病死率为53.13%。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Killip分级Ⅱ级以上、侧壁心肌梗死、前壁心肌梗死、未接受溶栓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未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未应用静脉硝酸盐制剂,未接受降脂治疗和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是增加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IV级和未接受降脂治疗是影响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IV级和未用降脂治疗是影响AMI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30 d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病情的评估,积极进行临床干预,强化降脂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WIN55,212-2药物性低温在心肺复苏后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经食道直流电刺激建立心脏骤停模型。成功诱导后5 min行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的大鼠存活30 min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组): WIN55,212-2组(W组, WIN55,212-2,1 mg/(kg· h)、常温对照组:等体积的5%DMSO+37℃(NT组)、 WIN55,212-2+37℃组(W+NT组, WIN55,212-2,1 mg/(kg· h);用药时间维持4 h后, WIN55,212-2组复温2 h达37℃,观察ROSC后3组大鼠72h内的存活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相同方法再次建立上述3组动物模型,分别于24 h、48 h、72 h在各组中随机选取5只大鼠,通过 HE 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通过TUMEL法观察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W组大鼠的体温在4 h内逐渐由37℃降到34℃。 W组大鼠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W+NT组及NT组( P=0.02)。 W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W+NT组和NT组明显改善( P<0.05)。 W组大鼠神经细胞病理损伤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较其余两组少。 W+NT组大鼠的病理损伤及凋亡情况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WIN55,212-2在心肺复苏后诱导大鼠低温,延长存活时间,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其作用可能与WIN55,212-2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探讨在临床实践中培养重症医学科实习医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方法;引导实习医生平等对待患者,理解生命和死亡的意义;给予不同疾病患者不同的人文关怀。培养重症医学科实习医生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培养实习医生问诊基本技能;加强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师资素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