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疫苗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应用。方法:选择了以MCA38肿瘤细胞作为体外冲击树状突细胞的肿瘤抗原来源,以C57BL/6(H-2^6)近交系小鼠为实验动物制备树状突细胞疫苗并建立动物实验。结果:树状突细胞疫苗接种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60d无肿瘤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树状突细胞疫苗可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与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TSGF、AFP、SF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原发性肝癌、3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TSGF、AFP、SF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TSGF、AFP、SF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联合检测三项指标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94.1%,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结论 联合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可显著提高对肝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医药市场潜力巨大,将会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本文对入世后我国医药三资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酵母SOD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发酵培养Y12 酵母菌分离制备酵母SOD并研究其部分酶学性质。方法用已筛选出的一株Y12 酵母菌对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得到湿菌体 ,破壁抽提得SOD粗酶液 ,采用硫铵盐析、丙酮沉淀、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和QAE SephadexA 5 0离子交换柱层析 ,分离得到酵母SOD并测定其部分酶学性质。结果Y12 酵母菌SOD产量达 12 6 3u·g-1湿菌体 ,分离得到酵母SOD ,该酶属Cu、Zn SOD ,比活力为 10 73 5u·mg-1,活力回收率为 5 4 1% ,紫外吸收峰在2 5 7 2nm ,分子质量为 32 4 5 6u ,亚基分子质量为 16 2 2 7u。结论此酵母SOD与文献中报道的动物血红细胞Cu、Zn SOD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可以引起心房内血栓、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是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房颤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大量研究表明,心脏离子钾通道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存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用靶点位于钾离子通道的药物已应用于心房颤动,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效果欠佳,并发症较多等缺点,现阶段关于心房钾离子通道重构及新型钾离子通道药物已经成为房颤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3种方法检测灭活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抗体水平,旨在构建评价疫苗免疫保护的检测平台.方法 CA16候选株疫苗(3726,4430和4432)按0、4、6、8周,经腹腔接种小鼠、大鼠和豚鼠,采集0、4、6、8周和10周血样.通过竞争抑制ELISA、细胞微孔病变实验和乳鼠攻毒保护实验评估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利用SPSS16.0软件分析3种检测方法相关性.结果 血清中和抗体在首次加强免疫2周后达到峰值;竞争抑制ELISA和细胞微孔病变实验测得中和效价的相关系数为0.861;竞争抑制ELISA和乳鼠攻毒保护的相关系数为0.8;细胞微孔病变实验和乳鼠攻毒保护的相关系数为0.89.结论 竞争抑制ELISA检测中和抗体与“金标准”相比具有灵敏、快速、大量、低廉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 8-氟-2,3-二氢喹啉-4(1H)-酮缩氨基脲类化合物,测定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以邻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与丙烯酸加成、在多聚磷酸(PPA)中环合制得中间体8-氟-2,3-二氢喹啉-4(1H)-酮;该中间体与各种 N4-取代的氨基脲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二倍浓度稀释法测试各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选用 8 种临床上常用的致病真菌为测试菌株,以氟康唑、伊曲康唑为阳性对照药。结果与结论 16 个 8-氟-2,3-二氢喹啉-4(1H)-酮缩氨基脲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MS 谱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多个目标化合物对测试真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尤其是对红色毛藓菌的活性均好于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酶催化腈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腈水解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参考国内外20余篇文献,介绍腈水解酶具有的优良特点、经济价值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果腈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水解腈类化合物,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活性低、稳定性差等缺点。结论利用腈水解酶催化氰类化合物水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于世鹏  郭焕  王雪楠 《山东医药》2007,47(28):46-47
将90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D0)组、微量白蛋白尿(D1)组及临床蛋白尿(D2)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骨调素(OPN)水平。结果DM患者血清OPN和尿MCP-1明显升高,且随病变发展逐渐升高。表明尿MCP-1、血清OPN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作为DM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
  患者男,21岁,因胸闷、心前区不适1月,加重2天就诊。患者始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此项胸闷、心前区及上腹部不适,偶感心前区针刺样疼痛,持续约1-2秒后自行缓解,无肩背放射痛,一月前曾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腹部B超示:急性胆囊炎,给予“消炎利胆片及抗炎”等治疗一周后好转,2天前胸闷、心前区不适再次出现,就诊我院,做心电图检查示:II、III、aVF、V3、V5导联ST段弓背抬高,故门诊以“心肌梗塞”收入院,既往无“心肌炎”病史。体格检查:脉搏79次/分,血压130/80mmHg,心界无扩大,心率79次/分,心音正常,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肌钙蛋白正常,心肌酶正常,心脏超声心动图正常,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05-0.1mv,V3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mv,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5mv,腹部B超示胆囊炎。治疗1天后患者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至正常等电位线,出院时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