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抗Ⅰ型胶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胶原蛋白是机体细胞外组织的主要基质成分,至少可分为Ⅰ、Ⅱ、Ⅲ、Ⅳ和Ⅴ型5种不同构型的胶原类型。各类胶原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区域和含量比例各异。将针对不同类型胶原的特异性抗体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可在分子水平上定性或半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传统α_1AT 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制备了抗α_1AT 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新的速率散射比浊测试法,对α_1AT 在肝癌与良性肝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做了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5.
<正> α_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简称α_2M)是血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糖蛋白,分子量725,000,沉降系数17~20s,人体正常含量200±60mg/dl,在一定条件下可解离成四个亚单位。最近十年来,α_2M 在人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病理改变和临床转归之一,是脏器纤维化的典型例证。肝脏具有异于其他脏器组织解剖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特点。肝脏血管网密集,增生的结缔组织可引起其血流异常,如循环短路,可导致肝实质细胞的继发性坏死和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肝脏供血丰富,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和代谢的中心,易与外来异物抗原接触,从而激活细胞免疫系统,产生对纤维母细胞有促进效应的活性物质。近年的研究表明,机体细胞免疫系统对肝脏纤维化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肝纤维化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纯描述阶段,即以形态学观察来证实肝脏结缔组织含量的增加,继而是生理生化学阶段,即将纤维化视为一种动态过程,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培养,提出纤维化是结缔组织的备成与降解代谢紊乱所致,如今此项研究已进入动力学阶段,即通过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胶原的定性定量分析。肝结缔组织由纤维蛋白基质及有关细胞组成,其生化学及组织学特点与其他结缔组织相似。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即是肝组织中的胶原(主要是Ⅰ、Ⅲ、Ⅳ型胶原)含量增加并过度沉积,而胶原沉积所致的肝脏结构变形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因学基础。本文就有关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生化特性、在纤维化肝脏的含量及分布特点,将近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遗传生化、肿瘤免疫及方法学等方面阐述了α_1AT 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α_1AT 为分子量55000的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主要在肝脏合成代谢。其酶活性区由特定氨基酸组成,其Pi 编码基因位点有众多的等位基因群,分别与某些疾病相关联。原发性肝癌血清α_1AT 含量与正常人和良性肝病相比相差显著(p<0.001),尤其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有互补诊断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提示α_1AT 是一种新的有意义的肝癌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