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大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术的168例高龄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术后吻合口大出血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高龄患者术后吻合口大出血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开胸探查、辅助胃镜直视下止血,均获成功。结论高龄患者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大出血;术后一旦发现吻合口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再次手术;内镜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肖永光  王贤灿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11-12,16,I0001
目的:观察内皮源性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对自体移植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方法:成年长耳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利用建立内皮细胞高表达IDO的颈静脉作为血管桥,对照组则利用质粒载体建立静脉桥。分离并切取2cm长颈外静脉,移植到自体同侧颈总动脉中。分别于术后当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取两组动物各4只,完整取下移植静脉桥,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后分别行HE染色及PCNA免疫组化染色,计算静脉桥中膜厚度和平滑肌细胞PCNA阳性指数。结果:两组移植静脉桥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且有随移植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静脉桥中膜厚度测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平滑肌细胞PCNA阳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皮源性IDO对移植静脉内平滑肌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心房黏液瘤患者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31例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52例共83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新发房颤组与无新发房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数据和手术信息.并在出院后随访4~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比较两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年龄42~69岁,平均(54.8士13.7)岁,男38例,女45例.新发房颤组27例,占32.5%.与无新发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组年龄更大[(51.9±14.8)岁 vs.(60.8±8.3)岁],左心房内径更大[33.0(27.0,40.0) mm vs.44.0(35.5,49.5) mm],主动脉阻断时间[29.6(27.3,43.5) min vs.40.5(37.2,56.1)min]和术后住院时间-9.8(9.0,10.5)d vs.12.5(11.5,12.8)d]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所有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96.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左心房内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龄、左心房内径增大、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是左心房黏液瘤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新发房颤并不增加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式及近期随访的结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65例行主动脉腔内修复需要扩大近端锚定区的患者进行了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部分覆盖组,15例)、支架开窗(开窗组,18例)和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转流组,32例)3种处理方式.观察术后内漏的发生率,左上肢的血压降低幅度,左上肢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患者死亡.转流组术后支架内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左上肢血压均下降,但转流组的血压下降的幅度要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没有患者出现左上肢缺血症状;转流组声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左锁骨下动脉的3种处理方式均可以达到扩大腔内修复近端锚定区的作用,但转流手术可以为左锁骨下动脉提供更好的前向血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ybrid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87例行Hybrid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观察其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累及Z0区9例,行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k,BCT)-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BCT-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累及Z1区23例,行BCT-LCCA-LSA+TEVAR术;累及Z2、3区55例,行LCCA-LSA+TEVAR术;颈部血管旁路选用8 mm Gore-Tex人工血管,TEVAR选用美敦力或先健覆膜血管支架。结果 无病例死亡,术后即刻造影无病例内漏,61例术毕苏醒拔管,26例术后次日顺利脱机拔管;术后出现肾衰3例,脑梗1例;随访6~48个月,出现内漏1例,无截瘫发生,恢复良好。结论 Hybrid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具有低风险、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策略优势;根据患者的夹层解剖学范围以及患者的综合条件,选择个性化的Hybrid手术策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