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口服替吉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序贯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56例胃癌远端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26例肝转移癌78个)及对照组(30例肝转移癌90个).实验组予TACE序贯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对照组进行TACE序贯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治疗.肿瘤总数168个,肿瘤平均最大直径(2.9±1.3)cm,治疗后定期进行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 56例患者共接受了144例次的TACE治疗.治疗1个月后行增强CT检查,实验组26例78个肿瘤中70个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89.74% (70/78);对照组30例90个肿瘤中61个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67.78% (61/90),实验组肿瘤完全消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3~24个月,实验组肿瘤局部复发率[11.54% (9/78)]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22/90),P<0.05].1、2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76.92%、57.69%,对照组分别为40.00%、20.00%;实验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癌术后TACE序贯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转移性肝癌较单纯TACE序贯肝动脉灌注奥沙利铂具有较高的肿瘤消融率、较低的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较高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肿瘤伴乳头溢液中的临床诊疗效果,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包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收治的108例乳腺导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乳管镜对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及恢复情况。结果全组108例患者进行乳管镜检查后,其中术前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乳头状瘤33例(30.6%)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90.9%(30/33);导管内癌12例(11.1%)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91.7%(11/12);乳腺增生、腺病及乳管扩张47例(43.5%),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80.9%(38/47);乳腺炎、浆细胞乳腺炎及导管炎16例(14.8%),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符合率为81.3%(13/16)。总体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85.2%(92/108),总体治愈率95.4%(103/108),总体有效率97.2%(105/108)。血性溢液患者中有9例为导管内癌患者,非血性溢液的患者中有2例,血性溢液患者中恶性病变率明显高于非血性溢液的患者(χ2=35.593, P=0.000)。所有乳腺导管病变患者经过乳管镜定位手术或乳管镜冲洗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应用乳管镜对乳腺导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治,可以明确乳管病变情况,协助制定治疗方案,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可以在早期发现乳腺导管内潜在恶变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淋巴细胞的比值(DLR)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预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40例初诊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选择同期我院体检者41例,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Kaplan-Meier(K-M)曲线,分析DLR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和预测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液中DLR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研究表明DLR检测的灵敏度为0.625,特异性为0.707,曲线下面积0.666。此外,Kaplan-Meier(K-M)曲线显示,高、低DLR组在D-二聚体(P<0.01)、淋巴细胞计数(P<0.05)、CEA(P<0.01)、AFP(P<0.01)以及CA125(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LR可作为淋巴肿瘤患者的预测因子,同时,DLR可以作为淋巴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具有早期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的特性,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属于中晚期,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一直是胰腺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影响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复发和转移。根治性手术治疗只是相对的,残存的癌细胞是否复发、转移则视机体免疫状态而定论。因此,有效摧毁癌灶的同时,保存和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才能真正提高疗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应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本文回顾了HIFU在治疗胰腺癌方面的确切疗效,总结和评价了其他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并提出了HIFU消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皮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细菌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动态平衡,菌群之间的相互抑制及促进作用维持着皮肤的正常状态。受内外界因素的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表现为炎症、感染等皮肤问题时,会导致皮肤正常菌群的失调、多样性改变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本文介绍几种获得皮肤菌群的检测手段,探讨皮肤菌群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菌群分布的影响因素,对常见皮肤问题(湿疹、痤疮)中皮肤菌群的变化进行综述。从多个方面了解皮肤菌群以及微生物在健康人及皮肤疾病中的重要组成及地位,利用皮肤常驻菌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从而为微生态治疗提供依据及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9.
背景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预后较差。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相关,但糖尿病是否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是否成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仍不明确。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包头市肿瘤医院普外科及消化内科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每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匹配糖尿病患者及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各1例,分别纳入原发性肝癌组、糖尿病组、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组。入院或门诊时检测患者CD3+、CD4+、CD8+细胞阳性率,并计算CD4+/CD8+,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结果 3组患者CD3+、CD8+细胞阳性率、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组的CD3+、CD8+细胞阳性率低于原发性肝癌组、糖尿病组,CD4+/CD8+高于糖尿病组(P<0.05)。3组患者CA199、CEA、AF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组、原发性肝癌组的CA199、CEA、AFU均高于糖尿病组(P<0.05)。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CD8+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进展期患者的CD8+细胞阳性率均低于早期、中期(P<0.05)。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组、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CA199、CEA、AFP、AF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D3+、CD8+细胞阳性率降低,CD4+/CD8+、CA199、CEA、AFU升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胃癌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134例,取清晨呼吸道深部痰液送实验室行病原学培养及分离,将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进行分类并计算每种病原菌的构成比。结果本组共检出157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4株,占21.7%;不动杆菌13株,占8.3%;肺炎克雷白杆菌16株,占10.2%;黄杆菌21株,占13.4%;嗜麦芽单胞菌14株,占8.9%;洋葱假单胞菌15株,占9.6%;大肠杆菌17株,占10.8%;枸橼酸杆菌16株,占10.2%;革兰阳性球菌11株,占7.0%。结论胃癌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给予禁烟、排痰、加强营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等处理,能够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