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达菲(Duffy)血型和艾滋病病毒(HIV)1型感染的关系。方法将彝族HIV高危人群标本分为实验组(HIV感染者)和对照组(未感染HIV者),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Duffy血型表型鉴定,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技术(PCR-SSP)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Duffy血型表型、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该地区已知报道的差异,以及不同Duffy血型表型、基因型的HIV感染率。结果共收集彝族HIV高危人群标本427例,其中HIV感染156例(实验组),未感染166例(对照组)。高危人群Duffy血型分布与同地区同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与未感染者Duffy血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型Fy(a^+b^-)、基因型Fya/Fya、Fya/Fyb/Fy占94.41%(304/322),其中实验组146例,对照组158例;表型Fy(a^+b^+)、基因型Fya/Fyb占4.35%(14/322),其中实验组6例,对照组8例;表型Fy(a^-b^+)、基因型Fyb/Fyb占1.24%(4/322),均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Fy(a^-b^-)表型、Fy/Fy、Fyb/Fyb/Fy基因型。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ya^-与Fya^+高危人群,Fyb^+与Fyb^-高危人群HIV-1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频率为:Fy^a=0.9239(595/644)、Fy^b=0.0342(22/644)、Fy=0.0419(27/644)。结论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尚不能认为红细胞Duffy血型与HIV-1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 mRNA和蛋白在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娩发动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选取临产前进行选择性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妇女作为未临产组(n=40),自然临产进入产程活跃期后进行急症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妇女作为临产组(n=50),于剖宫产术中取少量子宫平滑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组织中GPR30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并于术前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雌三醇(E3)以及孕酮(P)的含量。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临产组和未临产组子宫平滑肌组织中均有GPR30 mRNA表达,临产组样本△Ct为3.08±0.35,未临产组样本△Ct为4.02±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双△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临产组GPR30 mRNA表达量是未临产组的1.92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临产组和未临产组子宫平滑肌组织中均有GPR30蛋白表达,临产组GPR30蛋白相对表达量4.06±0.25明显高于未临产组1.9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组血清E2、E3浓度[(7882.41±921.76)pmol/L,(544.12±15.58)nmol/L]均显著高于未临产组[(5210.72±873.13)pmol/L,(326.36±12.26)nmol/L]。结论 足月妊娠分娩发动时GPR30高表达可能参与介导雌激素对子宫收缩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金属蛋白酶-2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测定75例PIH患者和30例健康妊娠孕妇CysC、MMP-2的水平,分析其与PIH的关系。结果 PIH患者CysC、MMP-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显著增高。结论 CysC、MMP-2与PIH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水平的升高与该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在妊高征患者子宫胎盘床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滋养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VCAM -1)表达水平的变化 ,以了解其与妊高征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6 0例妊高征患者、 30例正常妊娠妇女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滋养细胞VCAM - 1的表达。结果 正常妊娠组孕妇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滋养细胞VCAM - 1的阳性表达率为 10 0 0 % ,妊高征组有 2 6例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 4 3 3% ,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中、重度妊高征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5 0 %和 10 0 %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轻度妊高征组阳性表达率为 85 0 %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滋养细胞VCAM - 1表达减少可能与胎盘着床浅有关 ,而子宫胎盘着床表浅与妊高征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即刻法”质控中出现“告警”时应该删去最大偏离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即刻法”是ELISA检验时的常用室内质控方法,近年国内有多篇文章探讨其应用中存在的“误判问题”,有的还就此提出了对“即刻法”的改进。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不少检验工作者在使用中对其理解有误,笔者也曾认为“即刻法”会把在控数据“误判”为警告。为弄清误解的来龙去脉,正确把握这一方法,现以表1为例,谈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四川部分地区汉族献血者RhD阴性个体RHD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汉族献血者中RhD阴性个体的基因多态性。方法用PCR-SSP及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对经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吸收放散试验检测RhD均为阴性的标本分型。结果 69例RhD真正阴性的标本中,包括RHD基因完全缺失个体54例、13例携带RHD-CE(2-9)-D等位基因、1例携带RHD-CE(8-9)-D等位基因、1例携带RHD(711delC)等位基因。结论四川部分地区汉族献血者RhD阴性个体分子机制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不同的遗传背景,主要为RHD全缺失为主,其次为RHD-CE(2-9)-D型,并存在其他稀有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Duffy抗原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关系。方法 2008年在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凉山州皮肤病性病防治站检测的高危人群427例,根据HIV-1检测筛查和确诊试验结果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试验结果不一致者不纳入该研究。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Duffy血型表型鉴定,比较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及其与该地区已知报道的差异,以及不同Duffy血型表型的HIV感染率。结果共322例高危人群进行Duffy血型抗原鉴定,其中HIV感染156例(试验组),未感染166例(对照组),高危人群Duffy血型表型分布与同地区同民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2例高危人群中Fy(a+b-)304例(94.41%),其中试验组146例,对照组158例;Fy(a+b+)14例(4.35%),其中试验组6例,对照组8例;Fy(a-b+)4例(1.24%),均在试验组;两组均未检出Fy(a-b-)表型;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y(a-)与Fy(a+)高危人群,以及Fy(b+)与Fy(b-)高危人群HIV-1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认为红细胞Duffy抗原与HIV感染相关,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凉山州健康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微生物组信息,检测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并调查其流行情况.方法 随机采集凉山州健康献血人群血液标本1 299(人)份,提取总核酸后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确定微生物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单份血清标本的HSV DNA和HSV抗体,对比分析不同...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0岁。因左侧腰部疼痛伴肉眼血尿4天于2009年5月20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水肿,伴尿泡沫增多,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强的松(每天1mg/kg)治疗2周后,尿蛋白转阴,症状缓解。20天前,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再次出现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岛市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552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前三位,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呋喃妥因均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分别为1.99%、1.49%、4.47%、2.98%和3.98%,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73.13%和67.16%。结论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和耐药率已经发生变化,须注意监测中段尿的病原菌及其耐药菌谱,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