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1例右下肢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并发肌筋膜坏死综合征手术后病人,根据创面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换药方案,使用敏感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病人住院60 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肝脏枯否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观察术后不同时点血清淀粉酶(AM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称酶(AS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同时检测肝脏枯否细胞TLR4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大鼠ALT、AST、AMS、TNF-α、IL-6和肝脏枯否细胞TLR4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大鼠肝脏枯否细胞TLR4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正>巨大甲状腺肿[1]通常指甲状腺上极至下颌角或以上,两侧达胸锁乳突肌后缘。部分病例以原甲状腺部位为基底,向下达双乳头连线以下,通常基底部和邻近组织器官有粘连。由于甲状腺肿体积巨大,直径可达15cm以上,使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的主要血管在解剖位置上发生移位,气管受压移位、变形或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饮食干预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产妇泌乳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给予基于常规护理进行饮食干预及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充足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01);24 h内、48 h内母乳分泌充足人数分别为65例(92.86%)、68例(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例(79.71%)、59例(85.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饮食干预及强化健康教育,可促进乳汁分泌及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 研究对象 选取2002年1月~2004年7月在我科手术治疗后伤口脂肪液化患者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8~65岁,均为Ⅱ类伤口,患者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并发症。均为术后第3~4天换药时发现伤口局部不同程度红肿,并有淡红色血水渗出,无感染迹象。伤口渗出液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伤口面积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功能亢进(脾亢)时,脾脏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及其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20例(脾亢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例(对照组)。术前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并收集其手术切除的脾脏,用玻片贴壁法分离培养脾脏MΦ,鸡红细胞吞噬法检测MΦ的吞噬功能。结果 脾脏MΦ吞噬率:脾亢组为(12 6±3 0)%,显著高于对照组(6 9±0 5)%,P<0 01;吞噬指数:脾亢组为0 146±0 035,显著高于对照组0 076±0 008,P<0 0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脾MΦ的吞噬率负相关(r=-0 472,P<0 05),与吞噬指数也呈负相关(r=-0 625,P<0 01);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脾MΦ吞噬率负相关(r=-0 485,P<0 05),与吞噬指数负相关(r=-0 523,P<0 05)。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脾亢脾MΦ吞噬功能增强可能是引起脾亢发生及决定脾亢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婴儿肠绞痛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多发生于小婴儿。临床上以平素健康婴儿突然发作阵发性哭闹伴腹胀而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病因多种多样,但相当一部分是精神性因素。自2000年5月以来,我院儿科采用心理护理治疗精神性婴儿肠绞痛共计7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甲硅油给药时机对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600 例 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及C 组,每组200 例。A 组患者于检查前4 h 服用复 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9.12 g/2 000 ml 水;B 组患者于检查前4 h 口服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服完后即服用二甲硅油散5 g ;C 组患者于检查前4 h 口服相同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检查前1 h 服用二甲硅油5 g。比较3 组患者肠道准备评分、肠腔内气泡评分、进退镜时间及结肠镜镜头清晰度评分。 结果 C 组患者肠道准备评分(9.35±0.45)高于A 组(7.95±1.22)和B 组(8.37±0.36)(P <0.05);C 组 患者肠腔内气泡评分(0.19±0.07)低于A 组(0.45±0.15)和B 组(0.30±0.10)(P <0.05);C 组患者进退 镜时间([ 8.15±1.20)和(9.35±0.60)min]短于 A组([ 10.45±1.65)和(12.11±0.85)min]和B组([ 9.35±1.22)、 (10.93±0.60)min](P <0.05);C 组患者结肠镜镜头清晰度评分(0.78±0.13)低于A 组(1.97±0.26)和 B 组(1.46±0.35)(P <0.05)。3 组在研究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 散可作为一种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案。二甲硅油检查前1 h 服用,可有效降低肠腔内气泡量,提升镜检 效率,肠道准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