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绿蝇(Lucilia sericata Moigen 1826)属于丝蝇属又名丝光绿蝇,亦称丝光灿蝇。Lucilia giraulti Tnsd,1908,是其同种异名。绿蝇属的幼虫可引起眼、皮肤、肠及泌尿生殖道的蝇蛆病。郑豁然曾报导人胃感染胃蝇蛆病一例(中华医学杂志49:738 1963),丝光绿蝇引起胃蝇蛆病尚未见有文献报告,现将四川泸州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王××,女,43岁,农村社员,主诉:腹痛、腹胀、上腹不适半年就诊。半年来患者时感上腹饱胀、钝痛,胀痛时,每每拒食,平时食欲减退,持续性上腹不适,伴阵发性唾液增多,时吐“清口水”,经常恶心呕吐,吐出唾液及胃液,其中未混有食物。  相似文献   
2.
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hienpydin, pyrantel pamoate, mebendazole and albendazole iii the treatment of ascariasis and enterobiasis was made among 360 students divided int0 9 groups and .among 376 children divided int0 5 groups under different dosage schedules. Follow-up examination 10 days after treatment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 tion of thienpydin with mebendazole and pyrantel pamoate with mebendazole offered the best effect against ascariasis and enterobiasis.  相似文献   
3.
4.
噻乙毗啶(Thienpydin)是七十年初代国内报导的又一种广谱驱肠道线虫药,1972年由西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引进合成。据报导该药对驱除钩虫,蛲虫,蛔虫均有较好疗效,为进一步取得其驱蛔资料,用噻嘧啶与该药作对比性驱蛔效果观察。甲苯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为寻求其驱蛔的有效剂量及疗程,用(口派)哔嗪与其作对比性驱蛔效果观察。为深讨哪一种药物驱除蛔虫为优,并且对蛔虫感染者仅有较低的毒性,我们于1979年12月至1980年1月在本院用上述四种药物驱除蛔虫,共作798例,资料完整的有439例,现将439例观察结果报导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院先后收治结膜及泪小管结膜吸吮线虫病患者4例。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1.5~60岁。其中1例幼儿系其母见幼儿左眼有小白虫在移动,伴有流泪和分泌物增多而就诊。其余3例均主诉眼部肿、痒或刺痛,伴有异物感,在用手指搓揉眼睑时疼痛可缓解。4例在就诊前均先后自己取出小白虫1~4条.  相似文献   
6.
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et Henry,1910)寄生在猫、狗的眼内,猫、狗是正常宿主,人属偶然感染,但并不少见。人眼结膜吸吮线虫最早在我国发现,且病例最多,屹今至少已有92例,其中以湖北最多。病例摘要:患儿黄××,男,1岁半,贵州赤水县旺隆区旺隆公社人。其母诉述患儿左眼常流泪、生眵。1979年7月12日母亲发现患儿左眼有小白虫蠕动,抱来卫生院取  相似文献   
7.
噻乙吡啶(thienpydin)是1972年由西南医药工业研究所仿制合成。对驱除钩虫,蛔虫,蛲虫均有较好疗效。为比较现有广谱驱肠道线虫药的驱蛔效果和毒性反应,我们于1979年至1981年用噻乙吡啶、噻嘧啶、甲苯咪唑,哌哔嗪治疗了439例蛔虫感染者,年龄15~55岁,均系本院学生和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8.
用0.5%,1%肥皂水溶液进行不保留灌肠躯除蛲虫。其排虫率分别为100%、97%,治愈率分别为82 81%、90.54%。两组136例幼儿排虫7511条,平均每例排虫55.23条。生理盐水灌肠为对照组。41例幼儿排虫610条,平均每例排虫14.88条。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蛲虫雌虫的头端及虫卵卵壳外貌结构,并用光镜对虫卵进行了测量。发现三个唇瓣表面均有乳突(唇瘤),各唇瓣的游离缘(三唇瓣相向缘)均有因角皮增厚所形成的唇脊。虫卵腹面向內凹陷,其环周与两背侧面衔接处以及两个对称背面相衔接处均有卵壳增厚形成的梭脊,尤以前者为著,此对壳卵具骨架样的支撑功能。对虫卵测量结果表明,蛲虫卵系一两极端及背腹侧均不对称的椭球体。由此说明虫卵多数呈D字形的重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红内期、红外期或蚊体阶段寄生的原虫的结构有很多差异,但某些结构相似之处却是明显易见的。这些寄生虫的详细超微结构是偶然发现的。它们出现在一特殊阶段,这就需引起这样的推测,即相同的细胞器也存在于生活史的其它阶段。这一回顾的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各个具体阶段其细胞器的一般慨貌,而与此同时,又要认识到孤立地详述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