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及EH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EH患者158例,分为非LVH组(93例)、LVH组(65例)及健康对照组(98例),采用Bruce运动方案行极量目标心率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及血压,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及血压。结果:非LVH与对照组诱发心律失常总例数分别为25例(26.88%)和8例(8.16%),室上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1例(11.83%)和4例(4.08%)、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4例(15.05%)和4例(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与非LVH组诱发心律失常总例数分别为49例(75.38%)和25例(26.88%)、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35例(53.84%)和14例(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上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4例(21.54%)和11例(1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正常健康人,且LVH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LVH患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某院体检的200例血压正常的人群进行研究,再选取50例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以及动脉弹性状况。结果:正常组的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高血压组以及隐蔽性高血压组(P0.05)。隐蔽性高血压组的受试者的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变化的舒张压(CDP)、收缩压(CSP)、脉压(CPP)、平均舒张压(CMDP)、平均收缩压(CMSP)、收缩末压(CESP)、第一峰值血压与最小血压的差值(P1 Height)、增强压(AUG)、增强指数水平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明显高于正常组受试者,且CDP、CSP、CPP、CMDP、CMSP、CESP、P1Height、AUG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患受试者(P0.05)。结论: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动脉弹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5''- 环化腺苷一磷酸(cAMP)对高血压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证明分子机制。方法 复制高血压鼠模型,提取血管平滑肌细胞。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db-cAMP 对正常鼠和高血压鼠在对照组、db-cAMP 组和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FSK)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 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b-cAMP 对正常鼠和高血压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抑制性蛋白α 亚基2(Giα2)和抑制性蛋白α 亚基3(Giα3)蛋白表达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蛋白和原癌基因(c-Src)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db-cAMP 对正常鼠和高血压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鼠中,与对照组的细胞活性水平相比,db-cAMP 组和FSK 组的细胞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高血压鼠中,与对照组的细胞活性水平比较,db-cAMP 组和FSK 组的细胞活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b-cAMP 组和FSK 组均下降;与正常鼠不添加db-cAMP 比较,高血压鼠不添加db-cAMP 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Giα2 和Giα3 的蛋白表达增加,超氧阴离子O2- 生成,EGFR 蛋白、ERK1/2 蛋白和c-Src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增加。与正常鼠不添加db-cAMP 比较,正常鼠添加0.5 mmol/L db-cAMP 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上述参数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高血压鼠不添加db-cAMP 相比,在高血压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分别加入0.1、0.3、0.5 和1 mmol/L db-cAMP 后上述参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初步认为db-cAMP 可能通过抑制细胞中Giα 蛋白的表达、氧化应激水平及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高血压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及EH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EH患者158例,分为非LVH组(93例)、LVH组(65例)及健康对照组(98例),采用Bruce运动方案行极量目标心率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及血压,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及血压。结果:非LVH与对照组诱发心律失常总例数分别为25例(26.88%)和8例(8.16%),室上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1例(11.83%)和4例(4.08%)、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4例(15.05%)和4例(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与非LVH组诱发心律失常总例数分别为49例(75.38%)和25例(26.88%)、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35例(53.84%)和14例(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上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4例(21.54%)和11例(1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正常健康人,且LVH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LVH患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著。  相似文献   
5.
背景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常见病因,其发生多与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心率减速力(DC)与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能定量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新的心电指标,但是其在VVS患儿中的变化及应用,目前鲜见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VVS患儿无症状期DC与DRs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VVS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其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窦性心律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窦性心律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DC值、DRs值,比较两组各指标间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SDNN、SDANN、LF小于对照组,RMSSD、HF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DC值、连续5个心动周期中后4个心动周期相继发生心率减速现象(DR4)、连续9个心动周期中后8个心动周期相继发生心率减速现象(DR8)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连续 3 个心动周期中后2个心动周期相继发生心率减速现象(DR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VS患儿DC值与SDNN、SDANN、RMSSD、H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0.84、0.92、0.86),与LF(r=-0.85)呈负相关(P<0.05)。结论 VVS患儿DC值、DRs值明显升高,表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且DC值、DRs值可以从不同侧面定量评估迷走神经张力高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胺碘酮对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3~5代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用10%小牛血清培养制成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中培养。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1.0、2.0和4.0μmol/L)胺碘酮处理,于给药12、24和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P-D蛋白的表达。结果 0.5~4.0μmol/L胺碘酮作用于肺成纤维细胞12、24和48 h后对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增殖率与浓度和时间成正相关(r=0.834,r=0.881,P0.05)。与对照组相比,胺碘酮能明显增加细胞SP-D蛋白的表达(P0.05)。胺碘酮A~D组细胞SP-D、a-SMA、I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胺碘酮A~D组细胞SP-D、a-SMA、I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随胺碘酮浓度增加升高(F=10.215,P0.01),细胞SP-D、a-SMA、I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量与胺碘酮的浓度呈正相关(r=0.786,P0.01)。结论胺碘酮可刺激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且增加肺成纤维细胞SP-D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