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肝段大血管瘤或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自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4例采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共消融26个血管瘤,其中,8个采用单针消融,18个采用双针消融,单个血管瘤平均消融时间(32.0±10.3)min。术后并发症均为Dindo-Clavien分级Ⅰ级并发症,经药物治疗后恢复良好,无Ⅱ级及以上并发症。26个血管瘤中,22个完全消融,消融率为84.6%;其余4个消融灶残留,临床继续观察,如增大考虑二次消融。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肝段大血管瘤或肝巨大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为1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胃束带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25~49岁,平均(37.0±7.12)岁。束带向食管滑动1例,减重失败后患者要求取出束带1例,束带腐蚀胃壁造成胃瘘1例,束带向胃体滑动造成梗阻9例,需要妊娠3例。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0±9.23)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日晚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天可进流食,术后住院3~5 d,平均(4.0±0.8)d,术后第7天拆线。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5.0±5.18)个月。患者饮食正常,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结论:腹腔镜胃束带术是可逆性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胃内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07年6月~2011年1月实施的10例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10例均在胃镜、十二指肠镜下成功实施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近、远期并发症发生,随访17个月~4年,效果良好,囊肿全部消失。结论十二指肠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一种有效、安全方法。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LAGB)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8例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行LAGB治疗,监测术后1、3、6、9个月体质量变化,餐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变化,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术后体质量均减轻,术后9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由术前(38.7±7.5)k9/m2降至(30.5±4.3)kg/m2;6、9个月血糖水平明显下降,4例降至正常;9个月3例皮下注射胰岛素者改为口服降糖药物,4例停用降糖药物,1例注射胰岛素但减量.结论 LAGB能有效治疗病态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Ko  K  Kamiya  J  Nagino  M  王瑞官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8):553-553
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常与迷走胆管的损伤有关,然而,很少研究报道迷走胆管的详细解剖,本研究主要阐述迷走胆管的解剖及其出现率。作者选取了1992年2月至2003年12月128例行右肝切除或者扩大的右肝切除病人的标本,所有标本均用福尔马林浸泡,制作成连续的切片以追踪胆管从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CPS对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观察,了解CPS对TACE疗效的评价作用,并进一步指导TACE的治疗.方法 利用CPS对行TACE治疗的47例中晚期肝癌病人进行造影,观察肿瘤组织血供情况,了解肿瘤组织内部有无残留血供和遗漏病灶.结果 CPS结果提示:(1)单次TACE治疗病例中,病灶血供完全消失病例明显高于多次TACE治疗的病例(P<0.01),分别为17.39%、8.33%;肿瘤病灶遗漏也明显高于多次TACE治疗的病例(P<0.01),分别为34.78%、9.33%.(2)在单发病灶病人中,28.57%病人肿瘤血供完全消失,明显高于多发病灶病例(P<0.01).(3)10例CPS提示的肿瘤遗漏病人均为多发病灶(10/26,38.46%),同时有16例(61.54%)病人为血供残留.结论 CPS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TACE治疗后肿瘤血供阻断情况,客观地评价和反映了TACE治疗的疗效.这不仅说明TACE治疗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和重复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也为进一步寻求新的HCC治疗手段和进行必要的补充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伴随肿瘤标志物CA125及CA19—9异常升高的真性脾囊肿罕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治疗的3例伴随CA125、CA19—9升高的真性脾囊肿行腹腔镜开窗术治疗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中,通过经腹膜后腔镜的方法来切除坏死组织以达到对病人最低程度的创伤正受到关注.然而,没有病例对照研究足以证明这种技术比开腹手术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肝移植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表现与肝穿刺活检及ERCP检查的方法明确原因,分析总结其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结果:40例肝移植患者发生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16例(40.0%)、保存性损伤11例(27.5%)、胆道并发症7例(17.5%)、药物反应6例(15.0%).无原发性肝脏无功能者,受者1年生存率约为90%,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愈率为95%.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较多,机制复杂,以急性排斥反应、保存性肝损伤、胆道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常见,临床上应根据其病因,进行综合处理,常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通过记忆生物力学计算和实验测定,分析肱骨骨折和近关节部位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目的:通过对天鹅型记忆加压接骨器进行力学测定,分析相关记忆生物力学意义。设计: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互为补充,互为验证。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1/2003-05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实验室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完成。选择死于颅脑损伤的成年男性肱骨20根。方法:分别选取成人尸体湿肱骨,制作骨折模型,包绕压敏胶片后以天鹅型记忆接骨器固定,测定加压支和环抱支固定骨折时的应力值。主要观察指标:①环抱支的压力测量结果。②加压支的测量结果。结果: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环抱支与肱骨接触部位的应力范围是2.42~22.68N,而加压支在骨折断面产生的应力较大,应力为13.6MPa左右。结论: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环抱支应力有利于固定骨折两断端,加压支在骨折断面形成的应力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