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陕西省基层卫生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F县171名基层卫生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的疲倦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基层卫生人员167人,其中城镇147人,乡村20人。城镇及乡村卫生工作人员在职称、合同签订情况以及职工类型方面有显著差异,同时二者均产生了明显的职业倦怠。职业焦虑、工作压力、影响家庭以及职称评定与职业倦怠相关,城乡间工作压力差异显著。结论职业倦怠同多种因素相关,城镇卫生人员职业压力明显高于乡村,因此,政府应该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减低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改善医疗环境,同时卫生工作人员也应该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减轻焦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模块式护理计划干预对痛风疗养员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武警烟台特勤疗养中心进行疗养的痛风疗养员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疗养员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疗养员给予痛风模块式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养员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养员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养员的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养员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模块式护理计划干预措施应用于痛风疗养员的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疗养员躯体疼痛感,增加疗养员疾病治疗和应对信心,有效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康复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MYSM1对人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去泛素化酶MYSM1的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包装相应慢病毒及对照慢病毒;经人外周血磁珠分选出的CD19~+B细胞;经慢病毒感染48 h后,LPS刺激诱导感染后的CD19~+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8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B细胞及分化过程中重要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干扰MYSM1表达后,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比例显著升高(P0.01),抑制浆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Pax5和Bach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促进浆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Prdm1和Xbp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相反,过表达MYSM1后,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比例显著下降(P0.01),抑制浆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Pax5和Bach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促进浆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Prdm1和Xbp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去泛素化酶MYSM1负调控人B细胞向浆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海带多糖进行硫酸酯化修饰,考察修饰前后多糖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三磺酸钠胺水相法对海带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海带多糖以及硫酸酯结构,BaSO4-明胶分光光度法测定产物硫酸基,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海带及其硫酸酯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子量,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海带多糖硫酸酯化后,硫酸根含量为38.34%,多糖含量为55.65%.海带多糖及硫酸酯的分子量分别为5000和14,000.硫酸基在红外光谱出现特征吸收峰.海带多糖是β-吡喃型葡萄糖以1,3-糖苷键为主链,海带多糖硫酸酯的硫酸基团取代位置为C2-OH.海带多糖及其硫酸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海带多糖经过硫酸化修饰后,其对抗肿瘤细胞的作用高于未经修饰的海带多糖,且海带多糖硫酸酯对LOVO细胞的敏感性优于对MCF-7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慢性低灌注脑白质损伤中腺苷A2A受体(A2A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化分为假手术组(SG组,n=60)、慢性低灌注组(CG组,n=60)、慢性低灌注加A2AR抑制剂组(IG组,n=30)和慢性低灌注加A2AR激动剂组(AG组,n=30)4组,每组按取材时间不同随机分为2、4、8周3个亚组,其中SG和CG组每个亚组20只,IG组和AG组每个亚组10只。CG组、IG组、AG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低灌注模型,建模1 h后IG组和AG组分别用A2AR抑制剂(2 mg/kg)和激动剂(0.5 mg/kg)腹腔注射,CG组和SG组予生理盐水(5 mL/kg)腹腔注射,每天1次,直到各组观察终点。4组大鼠分别在术后2、4、8周进行水迷宫实验,观察对比各组大鼠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水迷宫实验结束后,SG和CG组10只大鼠处死后取胼胝体,另外10只大鼠和IG、AG组10只大鼠取脑组织制备成冠状面切片。采用Kluver-Barrera染色观察4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SG和CG组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胼胝体中A2AR、DNA甲基转移酶(DNMTs)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胼胝体中A2AR、DNMTs mRNA的表达水平,重亚硫酸盐测序法PCR(BSP)检测A2A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结果 (1)水迷宫实验:SG组术后2、4、8周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分别为(35.12±2.47)s、(37.64±1.59)s、(34.56±1.80)s,穿平台次数分别为(2.6±0.89)次、(2.6±0.54)次、(3.2±0.83)次;CG组术后2、4、8周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分别为(39.58±0.82)s、(39.28±2.76)s、(42.44±2.84)s,穿平台次数分别为(1.4±0.54)次、(1.4±0.54)次、(1.6±0.55)次;IG组术后2、4、8周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分别为(41.56±2.29)s、(44.26±1.60)s、(44.32±2.37)s,穿平台次数分别为(1.4±0.55)次、(1.0±0.71)次、(1.4±0.89)次;AG组术后2、4、8周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分别为(37.64±2.41)s、(37.34±2.36)s、(39.24±1.73)s,穿平台次数分别为(1.8±0.45)次、(1.6±0.55)次、(1.8±0.83)次。SG、CG、IG组随低灌注时间延长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G组内不同时间点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G组比较,CG组、IG组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在术后2、4、8周时明显增加,AG组在术后2、8周时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CG组比较,不同时间点IG组到达平台潜伏时间均明显增加,AG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G组内随时间延长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IG、AG组内不同时间点穿越平台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SG组比较,CG组、IG组、AG组不同时间点穿越平台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G组、IG组、AG组两两比较,不同时间点穿越平台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大鼠脑组织Kluver-Barrera染色结果显示:SG组大鼠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无空泡形成,神经纤维髓鞘完整。与SG组相比,CG组、IG组、AG组大鼠神经纤维变得疏松,部分纤维排列紊乱,局部出现空泡,且随着慢灌注时间的增加,变化更加明显。与CG组相比,IG组神经纤维变得更加疏松,纤维排列紊乱,空泡增加;AG神经纤维变得紧密,紊乱程度有所降低,空泡减少。(3)Western blot检测胼胝体A2AR和DNMTs蛋白相对表达量:组内比较,CG组A2AR、DNMT3a、DNMT3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G组各项指标和CG组DNM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比较,CG组术后2、4、8周A2A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G组,术后2、4、8周DNMT1、DNMT3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术后2、4周DNMT3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S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qPCR检测胼胝体DNMTs mRNA表达水平:组内比较,CG组术后2、4、8周DNMT3a、DNMT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均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2AR、DNMT1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SG组DNMT1 mRNA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A2AR、DNMT3a、DNMT3b mRNA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比较,CG组术后2、4、8周A2A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G组,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S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BSP检测甲基化水平:CG组在CpG12位点出现明显G锋,而SG组则转化为A锋。CG组甲基化位点比例15.83%(19/120)明显高于SG组的4.17%(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4, P<0.01)。结论 A2AR在慢性低灌注脑白质损伤中发挥保护效应,其表达水平下调参与介导脑白质损伤,A2AR表达下调可能与A2AR DN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习指导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发展型学习指导理论,以2所本科层次医学院校1 117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他们在知识学习和课程学习等核心变量、均衡指导和复合指导等结果变量上的表现,运用Smart PLS 3.0对样本进行有效性检验。 结果 影响学习指导模式的核心变量对学习指导模式结果变量的路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学习指导模式的影响因素对学习指导模式构建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结论 构建起适应医学院校本科生学习活动的“均衡—复合—专项”的学习指导模式,为学习指导在医学本科阶段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表儿茶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表儿茶素高剂量组(100 mg/kg)、表儿茶素低剂量组(25 mg/kg)。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 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模型的同时开始给药,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称取肝湿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用微板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胶原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lα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表儿茶素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肝脏指数和血清ALT、AST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中α-SMA、collα1蛋白的表达;肝组织病理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表儿茶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α-SMA、collα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自噬的影响,为GNA抗肿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GNA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存活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给药前后细胞形态变化;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和p62、Beclin1的表达水平及加入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GNA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并呈时效及量效关系;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GNA组细胞随药物浓度增大,细胞悬浮增多,高浓度给药组细胞出现碎片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荧光点状聚集增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随GNA浓度的增加,细胞内自噬空泡数量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加入自噬诱导剂Rap后,自噬空泡数量显著增多;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随GNA浓度的增加,Beclin1、p62、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LC3-Ⅰ无明显变化,表明BEL-7402细胞自噬前期被激活,后期进程被抑制。结论 GNA能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其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自噬后期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保护性自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