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焱华  戴幸平 《中外医疗》2012,31(36):141+143-141,143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针灸治疗创伤性颅脑外伤疗效。方法选取78例颅脑外伤入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加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GCS评分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51.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通窍活血汤加针灸治疗创伤性颅脑外伤能够加速颅脑神经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焱华  石玉芬 《中外医疗》2009,28(20):26-26
视神经萎墙(Optieatrophy)是视神经纤维在各种病因下发生传导功能障碍而至视力减退,西医主要以扩张血管.营养视神经治疗,中医属青盲范畴,多由于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所致,宜补需为主,儿童性视神经萎缩一般发病较晚,病因较难查出,给治疗上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以及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该次研究中的10例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进行诊断,结果发现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法进行治疗,治疗后10例患者中7例突眼症恢复,3例失明未恢复,1例外展神经麻痹未恢复,4例视力下降恢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结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法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进行诊断具有临床价值,给予该类患者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面神经根部的显微解剖,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提供相关资料,结合临床,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将10例20侧尸头(男性5例,女性5例)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进行显微解剖,分别对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上部及前下部毗邻关系进行观察、测量;收集自2008年7月—2012年8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208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就诊时间及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分别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尸头解剖:面神经根部受临近血管压迫或接触时全部位于面神经根前下部,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占71.43%(5/7),小脑后下动脉占14.29%(1/7),椎动脉占14.29%(1/7).临床资料:A组治愈率为92.77%(77/83),有效率为96.39%(80/83),B组治愈率为91.20%(114/125),有效率为96.00%(120/12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A组听力减退发生率为7.23%(6/83),术侧听力完全丧失(经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术后半年未恢复)发生率为1.20%(1/83),迟发性面瘫发生率为8.43%(7/83),B组听力减退发生率为0.80%(1/125),术侧听力完全丧失发生率为0.00%(0/125),迟发性面瘫发生率为1.60%(2/12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为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熟练掌握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部的显微解剖,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与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神经外科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治疗后不同时点的GCS评分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与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与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神经外科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治疗后不同时点的GCS评分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与单纯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是较常见的一种视神经损伤,由于早期眼底表现不明显,或因抢救颅脑外伤忽略了眼部的早期治疗,临床上常常延迟诊治时间,导致不可恢复的视力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手术指证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该院住院治疗的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与动脉瘤孤立术联合治疗。结果术后搭桥血管通畅24例,闭塞2例。术后16例患者未发生神经功能的障碍,2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术后格拉斯哥评分(GOS):16例患者为5分,4例患者为4分,6例患者为3分,患者的优良率为76.92%(20/26),致残率为23.08%(6/26)。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与动脉瘤孤立术联合应用,是治疗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焱华  高宝山  郭旭东  曲凯  段云平 《中外医疗》2012,31(31):171-172,174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岩静脉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自2010年7月—2012年5月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9例,按术中是否电凝切断岩静脉和(或)其属支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31例(72.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例(4.65%),术后症状消失43例(100%)。B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22例(61.11%),严重不良反应发生0例(0%),术后症状消失36例(100%),两组病例手术后结果均十分满意。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过程中当岩静脉和(或)其属支作为路障血管甚至责任血管时,可以电凝切断之,有利于术野暴露,降低手术难度,减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健脾扶正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健脾扶正汤,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改善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改善,ALT、AST、TBi L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 L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扶正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且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