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连蒌护肝汤对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NAS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蒌护肝汤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生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氨酰氨基转肽酶(Glutamyl amino peptidase, 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甘油三脂(Triglyceride, TG)]、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的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ST、ALT、GGT、TBiL、TG、TC、MDA、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蒌护肝汤能显著改善NASH患者肝功能和抗氧化机能,降低血脂水平及炎症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及对Hp、MTL、G17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0例.按随机对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抗Hp三联治疗2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复春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结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连续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典型症状,检测胃镜、Hp、MTL和G17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胃胀"症状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组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胃镜评分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MTI、G17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较之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可更有效提高CAG患者Hp转阴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配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治疗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胃复春片,对患者典型症状及Hp、MTL、 G17的改善存在优势,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大肠湿热证候评分与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性及连草泻痢胶囊对大肠湿热证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UC大肠湿热证候评分与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性。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连草泻痢组则加用连草泻痢胶囊。对两组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候评分、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Treg细胞水平进行对比,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大肠湿热证候评分与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5),与Treg细胞相比存在显著负相关(P <0.05)。治疗后连草泻痢组大肠湿热证候评分、Mayo活动指数、Th17细胞及Th17/Treg细胞比例降幅与Treg细胞升幅均高于美沙拉嗪组(P <0.05),总有效率亦高于美沙拉嗪组(P <0.05)。结论 Th17/Treg细胞比例能反应UC大肠湿热证型的严重程度;连草泻痢胶囊联合西药治疗UC效果明显,可能与其调控Th17/Treg细胞比例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汤剂对慢性萎缩胃炎(CAG)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型的疗效。方法门诊100例CAG属中医痞证,脾胃虚弱寒热互结型,给枳实消痞丸合失笑散汤剂,1剂/d,水煎分2次饭前温服,2个月为1个疗程,轻型服1个疗程,中、重型服2个疗程以上。结果总有效率达92%。结论失笑丸是治疗CAG,中医痞证的一首行之有效的方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收治的9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给予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和对照组49例(给予摩罗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PGI)、胃蛋白酶原II(Pepsinogen, PGII)、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胃泌素(Gastrin, GAS)、胃动素(Motilin, MTL)、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胀满、胃痛、口淡、懒言、气短、食少积分均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芪祛瘀止痛颗粒结合三联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患者氧化-抗氧化系统及血清骨桥蛋白(OPN)、胃饥饿素(Gherlin)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1月诊断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14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三联联抗H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阴转率、胃镜改善情况、氧化-抗氧化系统指标改善情况、血清OPN、Gherlin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转阴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胃镜显示均较治疗前好转,研究组较对照组好转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CA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升高更明显,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P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Ghrelin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PEG 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HCV RNA阳性的1b型CHC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加芪参二莲汤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CV RNA及PBMC变化。结果:治疗组EVR为76.67%,ETVR为86.67%,随访SVR为83.33%;对照组分别为34.37%、50.00%、31.32%。两组病毒学应答比较,治疗组EVR、ETVR、SVR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AL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AL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两组间同时段ALT及TBil比较,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IL-10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48周同时段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后两组患者IL-1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24周显示,治疗组IL-12水平较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b型CHC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显著抑制HCV RNA复制,改善肝功能,而且可以减轻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芪参二莲汤。两组疗程均为1年,随访6个月。观察病毒应答(早期EVR、结束时ETVVR、持续SVR)疗效,比较e抗原转阴率、肝功能(ALT、AST、TBIL)及血清IL-4、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EVR分别为68.75%、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R分别为78.13%、5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分别为71.88%、3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比较,e抗原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6个月时两组比较,e抗原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AST、ALT、TBI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ST、ALT、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随访至6个月时比较,IL-4、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芪参二莲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显著抑制HBV-DNA的复制,同时可通过调节IFN-γ与IL-4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丹芪祛瘀止痛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泮托拉唑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芪祛瘀止痛颗粒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胃黏膜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1(CDX 1)、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 2)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主症、次证评分、总分、肠上皮化生、炎症活动度、黏膜炎症、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胃黏膜CDX 1、CDX 2阳性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芪祛瘀止痛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同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胃黏膜CDX 1、CDX 2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治疗湿热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湿热型活动期UC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汤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Baron肠镜积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炎症性结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8.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症、次症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on内镜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IBD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P0.05),对照组患者的肠道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PLT、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患者的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6、PLT、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活动期UC,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相关的免疫异常、改善肠黏膜微循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