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对患儿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及台州医院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4例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 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总有效率[93.62%(44/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Z=2.15, P < 0.05)。治疗后, 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6和IL-1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观察组=21.19、22.26、27.20, t对照组=11.10、13.21、14.86, 均P < 0.05);观察组血清IL-4[(48.98±5.21)ng/L]、IL-6[(34.10±6.42)ng/L]和IL-18[(53.29±5.67)n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5.38±7.08)ng/L、(47.83±4.71)ng/L、(67.83±7...  相似文献   
2.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生儿胃肠外静脉营养应用以来,重危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显提高。现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科75例住院危重新生儿应用胃肠外静脉营养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头抱克洛颗粒口服治疗,按体重1日2040mg·kg^-1分3次给予,1日总量不超过1g或对头抱克洛过敏者采用阿奇霉素素口服1日按体重12mg·kg。顿服(1日最大量不超过0.5g)。连用5日;治疗组采用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2至3岁1次5~15mL,4至6岁一次15~20mL,7至12岁1次15--20mL.1日3-4次,连用5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感冒宁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指一组病因未明,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候群。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笔者自2003年6月~2005年月12月,应用白苓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6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无1例有明显副作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0例均为我院儿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65例,男30例,女35例,年龄5~10岁,平均7.3岁,病程4周40例,4~8周15例,8周以上10例;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7岁,平均5.5岁,病程4周37例,4~8周21例,8周以上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双能CT区域淋巴结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对肿瘤沉积(TDs)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4例CRC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TDs阳性组、阴性组。选择肿瘤引流区域内短径最大的一枚淋巴结进行分析,测量淋巴结长径、短径、长短径比值、面积、动、静脉期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λ40-100keV)。采用t/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等级资料间的差异。将所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连续型变量纳入逻辑回归分析,构建联合变量(Lo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因素变量及LoP的预测效能。结果 TDs阳性组CRC患者淋巴结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Ds阳性组淋巴结动脉期IC、NIC、动静脉期λ40-100keV均小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CA19-9>35 ng/ml、淋巴结转移阳性...  相似文献   
6.
制酸抗返流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食管返流 (GER)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研究西沙必利、西咪替丁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 ,将 6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2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和西咪替丁。结果 治疗组显效 10例 (33.3% ) ,有效 18例 (6 0 % ) ,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显效 4例 (12 .5 % ) ,有效 2 2例 (6 8.75 % ) ,总有效率 81.3% ,两组平均Ridit值比较U =2 .191,P <0 .0 5。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临床咳嗽好转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3.14± 0 .6 2天比 3.82± 0 .6 8天 ,4 .12± 0 .86天比 4 .96± 0 .92天 ,5 .0 3± 0 .83天比 5 .72± 0 .81天 ,P分别 <0 .0 1)。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常合并胃食管返流 (GER) ,通过西沙必利、西咪替丁的制酸抗返流作用 ,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 resssyndrome, 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占早产儿死亡病因的60%。以往常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RDS,但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8.
八正合剂治疗小儿下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下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因湿热秽浊之邪郁遏下焦,壅滞膀胱所致,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于2003—2006年应用八正合剂治疗小儿下尿路感染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华斐  陈文华  王灵华 《临床荟萃》2003,18(10):585-586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疾病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也是肺炎的早期表现。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科应用鱼腥草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12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 30例患儿临床上均有咳嗽、肺部呼吸音粗糙或听到干性音 ;男性 12 1例 ,女性 10 9例 ;年龄 :6个月至3岁 116例 ,~ 8岁 82例 ,~ 12岁 32例 ;首诊体温 >39℃ (肛 )82例 ,>38℃ (肛 ) 10 3例 ,正常 39例 ,6例体温偏低 ;198例咳嗽之前有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病程≤ 1天 34例 ,≤ 3天 12 4例…  相似文献   
10.
王灵华  郑灵芝 《海峡药学》2010,22(12):147-149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急性发作哮喘儿童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和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8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4例.两组患儿均常规予以抗感染、平喘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L(1mg)雾化吸入,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血浆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2,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浆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血浆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血浆细胞因子的水平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