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多种植物内的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白藜芦醇预适应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体1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起着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作用类似于脑缺血预适应.此外,白藜芦醇还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和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缩小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梗死体积和改善神经功能.文章综述了白藜芦醇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院4a来收治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84例,发生脑梗死16例,发生率19.1%。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8~82岁,平均58岁。其中60岁以上10例。既往有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4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本组发病均在冬春季节,均是用煤火取暖所致。12例晨起时被发现,且病情重、均昏迷;4例半夜时发现。意识障碍程度均采用通用的意识障碍评价量表GC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单次和双次氧-葡萄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原代皮质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AMP 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性和 ATP 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皮质神经元取自18 d Wistar 大鼠胚胎,原代培养成功后通过2次OGD 制作体外反复缺血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SIRT1和磷酸化 AMPK 表达,去乙酰化酶荧光检测法检测 SIRT1活性,生物发光测定法检测 ATP 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0.5μmol/L)预处理能显著增高单次和双次 OGD 后存活率(P 均<0.001)、ATP 含量(P 均=0.004)、SIRT1活性(单次:P =0.001;双次:P =0.002)以及 SIRT1(单次:P =0.029;双次:P =0.023)和磷酸化 AMPK (P 均=0.001)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对单次和双次 OGD 皮质神经元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 SIRT1/AMPK 通路和降低能量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4.
藻酸双酯钠(PSS)是具有类肝素生理活性的海洋性药物,本研究将通过研究PSS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vonWillebrand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PSS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选自2003年11月~2005年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6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颈椎病的颈曲异常X线征象.方法 对颈椎侧位片均采用Borden氏测量法.结果 测量56例患者颈椎侧位片上C线的长度得出如下结果 8mm≤C线<12mm的17例,占30.36%;4mm≤C线<8mm的21例,占37.5%;0mm≤C线<4mm的12例,占21.43%;C线呈负值的6例,占10.71%.结论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通常先于其它异常X线表现,为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发现颈曲异常时务必细致精确地进行测量分析,密切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ET)不仅能够引起强烈的血管收缩、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还可以导致体液潴留,在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AK-044是近年来新合成的混合型内皮素A型、B型受体拮抗剂,能够拮抗内皮素A型、B型受体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作用,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本文对TAK-044的药理作用、生理作用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妊娠血浆蛋白-A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PAPP)-A是一种高分子锌结合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高度表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PAPP-A可作为不稳定斑块和心血管事件的新型血清生物学标记物.然而,PAPP-A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文章对PAPP-A预测缺血性卒中事件风险的价值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神经肽与偏头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神经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生。某些因素激活了脑血管周围的三叉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P物质等,使脑血管过度扩张,血浆蛋白渗出,产生无菌性神经源性炎症,导致头痛的发生。多种神经肽的拮抗剂已被试验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如CGRP的拮抗剂BIBN4096BS已在临床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ACI患者200例,另选择相匹配的8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TM)及斑块类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与非斑块组,其中斑块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两亚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血清IL-18、MMP-9水平,分析各组间IL-18及MMP-9水平的差异,并分别对IL-18、MMP-9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级别(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的斑块稳定性级别分别定义为1级和2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斑块组139例(包括不稳定斑块组96例、稳定斑块组43例),非斑块组61例.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清IL-18、MMP-9水平[分别为(230.56±41.79)pg/mL、(90.97±30.08)μg/L]高于稳定斑块组[分别为(209.87±38.67)pg/m L、(66.81±28.67)μg/L](t=2.7595、t=4.4416,均P<0.01);稳定斑块组IL-18、MMP-9水平高于非斑块组[分别为(171.48±22.51)pg/mL、(47.54±29.03)μg/L] (t=5.8488、t=3.3507,均P<0.01)及对照组[分别为(167.42±26.47) pg/mL、(39.92±25.99)μg/L](t=6.4337、t=5.2766,均P<0.01);非斑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16、t=1.6394,均P>0.05).血清IL-18水平、MMP-9水平均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级别相关(分别r=0.4531,P<0.01;r=0.4588,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中IL-18、MMP-9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18,IL-18)基因启动子- 137G/C多态性及血浆IL-18含量和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北方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218例,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18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8含量,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