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中医药学与全科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科医学是全科医生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时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整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 ,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总结 ,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服务于个人、家庭、社区 ,体恤民苦 ,其理论和实践与全科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思想和原则也大多与全科医学的有关理论相一致。1 中医学辩证法与全科医学的整体观点一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中医学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 编辑部: 春节之际,我们探家时遇到了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反映给你们。首先从我们诊治的一个病人谈起。张××,女,家庭妇女。头痛,身痛,恶寒重,发热不甚,脉浮紧一天余,诊为太阳伤寒,给与麻黄汤两剂。服一剂后症减,感全身  相似文献   
3.
毕业实习生心理活动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张的学校理论学习结束了,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实习单位,感到新奇,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面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症候不知所措。该如何入手,怎样区别主次症候也都显得陌生。感觉到学习这么多理论知识但却无用武之地,思路显得不清晰,实践操作更是无从下手,这在实习初期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正甫(1899~1992),山东临沐人,行医60余载,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医术精湛。现整理王老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案例,供同道参考。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简称“ASO”,是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下肢动脉为常见。中医辨证施治会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寒滞肝脉是寒邪凝滞肝的经脉的病变。笔者就此略谈自已的看法,敬请同道指教。一、寒滞肝脉的常见类型、证状与治疗寒实证:由于外感寒邪,入侵肝脉,肝经气血凝滞,肝气失宣,络气痹阻。证见少腹胀痛,牵及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疼痛拒按,受寒甚,得热则缓,脉沉弦或迟。治宜温肝散寒,通络止痛。方如天台乌药散加减。虚寒证:由寒实日久伤阳或他脏之阳气不足转化而来,或过食生冷,误用寒凉药物等损伤肝阳。证见睾丸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对急性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内因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遏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发疼痛。初起多为湿热困阻于肌肤;中期为湿毒火盛,灼伤肌肤;晚期为火热伤气伤阴,经络阻滞,余毒未尽。  相似文献   
7.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南宋时期的医学家陈言(无择)所著,全书共十八券,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其中,该书《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等篇对目前脏腑辨证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有无肺虚寒、肝虚寒、胆虚寒、胆寒、肾实热等,均有  相似文献   
8.
<正> 靳某,男,5岁。1971年6月23日初诊。患者发热倦怠,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时有呕吐,鼻衄出血,皮肤有淤血点,夜间常汗出月余。查患者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数。经某人民医院检查,原粒细胞2.5%,早幼粒细胞14.5%,中性粒细胞,中幼11.5%,晚幼15.5%,杆状核28.5%,分叶核7.5%,嗜酸粒细胞分叶核0.5%;原红细胞0.5%,早幼红细胞1.5%,中幼红细胞1%,晚幼红细胞1%;淋巴细胞11.5%,网状细胞4%,巨核细胞全片11个,粒细胞系统:有核红细胞20∶1,髓片共数有核细胞200个。特征:整个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有明显左移巨幼样改变,有中毒颗粒成熟障碍,红细胞系统增生相对减  相似文献   
9.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痰有灰色、黑色、白色、粉红色、黄色、绿色、果酱色、铁锈色等.根据痰的颜色中医分别从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阴虚肺燥、肺热炽盛、血败肉腐、清热化湿、清热解毒辨证施治,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衰老与先天遗传和后天调摄有密切的关系,通过进食有关的食物,可达到益寿延年、抗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