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额颞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额颞脑挫裂伤并发脑中心疝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4月33例双侧额颞脑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双侧额颞脑挫裂伤导致脑中心疝的诊断和治疗。结果33例病人中手术治疗19例,保守治疗14例;根据GOS评价治疗效果:非手术组:好转2例,中残4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手术组:好转10例,中残4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3例。结论要高度重视脑中心疝的临床特征,其间脑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延迟性脑脊液鼻漏29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特点。方法:对29例外伤性延迟性脑脊液鼻漏作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非手术治疗,19例行手术治疗。结果:非手术治疗的10例均治愈;手术治疗的19例中17例治愈、2例无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外伤性延迟性脑脊液鼻漏不能自愈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组织疝入鼻窦。对不能自愈或经过2周保守治疗未愈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瘤内切瘤技术切除大型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瘤内切瘤技术切除50例直径4 cm~7 cm的大型脑肿瘤。结果45例获全切,5例获次全切。术中出血平均不超过400 ml,平均输血200 ml,无手术死亡。1例发生瘤腔积血再手术清除,术后出现面神经瘫痪2例,3月后康复。近平均18个月随访,复发4例。结论在切除大型脑肿瘤时应用瘤内切瘤技术,肿瘤全切除率高,同时显著减少术中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瘤内切瘤微创技术切除大型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瘤内切瘤微创技术切除50例最大径4~7 cm的大型脑肿瘤。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建立一微创的显露通道,肿瘤起始显露应以适宜实施瘤内切除即可;对有瘤蒂的脑膜瘤应从蒂部开始,对胶质瘤、听神经瘤等可从肿瘤最表浅处开始,采用瘤内层层推进式切除,勿突破肿瘤包膜或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胶质增生带,争取全切除肿瘤或肿瘤扩大切除。结果50例大型脑肿瘤中45例获全切,5例获次全切。1例发生瘤腔积血再手术清除,术后出现面神经瘫痪(H-BⅢ级)2例,3个月后康复。至最近随访(平均18个月),复发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听神经瘤1例)。术中出血平均不超过400 ml,平均输血200 ml,无手术死亡。结论在切除大型脑肿瘤时应用瘤内切瘤微创技术,肿瘤全切除率高,同时显著减少术中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损伤,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改良翼点颞中回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翼点颞中回入路治疗35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结果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明确血肿清除效果,30例血肿清除〉90%,4例血肿清除〈70%,1例再出血。术后存活34例,死亡1例,为再出血。存活者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8例,中残1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改良翼点颞中回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翼点颞中回入路治疗35例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结果 术后24h内复查头颅CT明确血肿清除效果,30例血肿清除>90%,4例血肿清除<70%,1例再出血.术后存活34例,死亡1例,为再出血.存活者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 18例,中残1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 1例,死亡1例.结论 改良翼点颞中回入路治疗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具有止血彻底;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少见,献报道较少,我院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收治2例颅鼻沟通型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s,ONB),结合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后颅凹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手术入路,手术效果。方法对45例后颅凹硬膜外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行头颅CT扫描,早期明确诊断,其血肿量均大于10ml,平均30ml。分别采用单侧枕下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33例,后正中开颅清除单侧硬膜外血肿3例,幕上下联合开颅清除单侧骑跨型血肿8例,双侧枕部开颅清除双侧后颅凹硬膜外血肿2例(其中1例为单侧枕下开颅术后出现双侧后颅凹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行双侧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按GOS判定预后,手术治疗的45例中良好40例(其中36例出院时即达GOS5级,另4例出院时为3-4级,6个月后随访达到5级),死亡5例。结论早期CT扫描及动态CT监测极大地提高了后颅凹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率,从而能及时手术清除后颅凹硬膜外血肿,明显地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较少,我院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收治2例颅鼻沟通型嗅神经母细胞瘤( olfactory neuroblastomas, ONB), 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矢状窦旁脑膜瘤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3例矢状窦旁脑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前特殊影像学资料。结果手术切除按Simpsome分级Ⅰ级5例,Ⅱ级16例,Ⅲ级2例。随访21例,恢复工作20例,癫痫3例,复发2例,死亡1例为恶性脑膜瘤。结论磁共振可作为矢状窦脑膜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术中正确处理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出血及保护回流静脉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可有效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