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术后护理,总结出护理的重点是:(1)健康教育;(2)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3)早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已在临床上得到重视。早期的全胃肠外营养过渡至肠道内营养已成共识,护理方面,如何调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道内营养的适应性,促使全胃肠外营养平稳过渡至肠道内营养,是成功抢救此类患者的关键之一。通过对我院神经外科2004年至今收治  相似文献   
3.
激光光镊拉曼光谱(LTRS)系统是拉曼光谱和激光光镊的结合,是一种研究细胞的全新方法,可对单个活细胞进行操控和光谱收集。从拉曼光谱特征峰位置、强度和线宽可得到细胞的组成、结构及细胞内物质相互作用的信息。外界因子对细胞的作用可引起细胞的生理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通过拉曼光谱的变化而进行分析。本文是对人血红细胞在不同强度直流电的作用前后拉曼光谱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血红细胞在直流电作用前后拉曼光谱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正是红细胞内信息变化的一种反映。本研究为直流电物理治疗的分子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粉碎性骨折头颈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枕骨大孔区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头颈部体位护理、头颈部功能锻炼等精心护理.结果 5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无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进行头颈部护理,是确保枕骨大孔区粉碎性骨折病人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康复期脑外伤病人体位适应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外伤患者经过危险期和急性期的抢救观察治疗及绝对卧床后,进入康复期,结合病人伤情,科学指导病人进行体位适应,既能使病人尽快康复,又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374例脑外伤患者进行体位适应护理指导,达到满意的体位适应护理效果,体会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将单细胞光镊拉曼光技术(LTRS)应用于了解活小细胞内部生化变化过程。方法对加入EB病毒上清液的脐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在培养后0 h、24 h、48 h、72 h进行单细胞光镊拉曼光检测,并应用数码相机拍照及记录拉曼光谱。结果 EB病毒感染0 h、24 h、48 h、72 h淋巴细胞胞内物质拉曼光谱在785~1 742 cm-1,对上述不同时间检测的4条拉曼光谱曲线比较研究表明:16种胞内物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72 h内不断增加,其中以1002 cm-1、1064 cm-1、1265 cm-1、1300 cm-1、1443 cm-1、1655 cm-1、1 742 cm-1归属为苯丙氨酸、脂类、蛋白质、酰胺I/脂类等物质增长较快,785 cm-1所代表的核酸增长的幅度不大。结论单细胞光镊拉曼光技术检测可以应用于研究活的脐血淋巴细胞EB病毒转染后的变化和观察小细胞生长变化过程中内部的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