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史摘要女孩,12岁。主诉活动后心悸、气短,间歇性咯血三月。否认发热、关节痛、皮疹史等。门诊拟“心肌病”,“心力衰竭”收入病房。体检:T35.6℃,P106次/分,R 36次/分,BP 100/60mmHg。营养发育一般,半卧位,面颊、唇呈暗红色,四肢末端紫绀,颈静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罕见的原因未明的进行性疾病。系指原发于肺小动脉的增生性病变,伴有丛状病变形成,以致肺小动脉(管外径1mm 以下者)广泛阻塞,肺动脉压持续增高,继而右心肥大。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运动后呼吸困难,乏力,晕厥发作及胸痛,晚期常致心衰死亡。本病常易误诊,预后不良。为进一步认识其病变特点,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病理形态学依据,现将本教研室1984年前收集的2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的尸检材料报道如下。患者男、女各1例,发病年龄为3个月及12岁,病程(从出现症状至死亡)为半个月及3个月。组织切片按照常规方法制作,部分切片加染MCT,Weigert's 弹力纤维染色,光  相似文献   
3.
大动脉炎症候群是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原因不明、以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为其特点。我们把遇到的该病尸检及活检病例报导如下,并对该病的定义,病理临床分型,病变分期,鉴别诊断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以推进我国医学界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复合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表现多样,临床上确诊较困难,既往多在手术或尸解时证实。我科1983年发现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15个月。生后口唇发绀,哭闹时加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呼吸困难,颜面及四肢浮肿,尤以夜间为重。入院前4~5天开始咳嗽、喘憋、睡眠中经常因呼吸困难而憋醒,吸吮动作困难。颜面及四肢青紫。入院检查:营养欠佳,发育不良,口唇、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弹性蛋白酶对大鼠肺、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管内注入弹性蛋白酶能引起大鼠肺气肿,且随剂量增加其病变程度亦加重,支持弹性蛋白酶与其抑制因子失平衡与肺气肿发生有关的理论。但本实验用大剂量弹性蛋白酶未形成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这提示肺气肿发生发展及其严重程度与肺心病之间似不呈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7.
应用图像分析仪测量了33例肺心病尸检病例的泡内肺动脉的管腔面积/管总面积(EA/TA),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及管壁厚/管外径(WD/TD)3个相对比值。结果发现,尸检中由慢性支气管炎及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发展为肺心病者,与无肺心病者的泡内肺动脉相比,其EA/TA值均显著减少,而WA/TA及WD/TD值均显著增大,这对肺心病的定量病理诊断及探讨其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气道炎症在肺气肿与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柏苓  仇宏宇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4):222-223,T015
  相似文献   
9.
<正> 病历摘要男,5岁,不规则发烧,面色苍白三个月于1975年10月入院。患儿入院前三个月即有发烧,体温38℃~39℃,面色进行性苍白,无力,食欲不振。曾抗贫血治疗无效。持续高热,皮肤粘膜出血,病情加重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蒜素、川芎嗪、小檗胺对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并进行降压治疗,观察了降压前后肺血管功能、形态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表明,肺血管功能形态改变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其中以大蒜素的降压作用最佳,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