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介绍宋金涛教授运用清热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慢性肾衰竭发病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可产生湿、瘀、浊、毒等病理产物,湿、瘀、浊、毒皆从热化,变生他证。热邪是影响慢性肾衰竭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宋教授在临证中善用清热四法:开宣透热法、泻热排浊法、清热活络法、清热化毒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肺系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包括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胀、肺痨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脾肺相关理论在肺系疾病的病机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脾为后天之本,肺系疾病的发生与脾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均证实从脾论治肺系疾病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与中医学"白疕"相类似,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是现代皮肤科研究的难题之一,现代医学尚不能清晰阐述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多不能有长远的疗效。我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洪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医术精湛,对于疑难杂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在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芩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微炎症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条芩组和枯芩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CRF模型。造模完成后4周,条芩组、枯芩组大鼠分别予相应的药液灌胃,给药量为2.7 g生药(4.5 mL药液)/(kg·d),正常组及模型组分别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2周。分别在灌胃前(造模完成后4周),灌胃后4、8、12周测量4组大鼠体质量,观察实验过程中4组大鼠精神状态、活动度、反应、体毛色泽、食欲及大小便等一般情况;比较4组大鼠灌胃前,灌胃后4、8、12周血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最后处死各组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条芩组和枯芩组大鼠一般状态及肾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灌胃8周后,条芩组Cr、BUN水平及枯芩组Cr、BUN、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枯芩组IL-6水平低于条芩组及正常组(P0.05)。灌胃12周后,条芩组Cr、IL-6、CRP水平及枯芩组Cr、BUN、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芩能有效降低CRF大鼠血清IL-6和CRP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其延缓肾衰竭进展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