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翼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2次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7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0.8cm×1.2cm。结果7例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移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移植修复鼻翼缺损,适合较严重鼻翼缺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双侧分次取材,耳廓外形双侧对称无畸形。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测定0.1,1.0,10.0μmol/L浓度的培哚普利对经体外制备的糖基化终产物(AGE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转化生长因子βⅡ受体(TβRⅡ)和Ⅰα(Ⅳ)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AGEs组TβRⅡ及Ⅰα(Ⅳ)前胶原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与AGEs组相比,TβRⅡ和Ⅰa(Ⅳ)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培哚普利组0.1μmol/L时无明显降低,1.0μmol/L时分别降低了16%和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μmol/L时分别降低46%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通过抑制高糖所致的TβRⅡ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防止血管重构,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形体曲线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硅凝胶乳房假体(以下简称"乳房假体")行隆乳手术是改善女性形体美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其既能改善不良的乳房形态,又能完善女性的曲线美,故使隆乳手术的求美者于近年来迅速增多[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纳多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静脉输注金纳多87.5 mg,每日1次,耳周穴位注射隔日1次。对照组静脉输注金纳多87.5 mg治疗,每日1次。均给予相同的营养神经、高压氧、地塞米松等治疗,连用1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8.2%,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纳多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要点。方法对598例采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磨削范围包括咬合线以下的升支后缘及下齿槽管外侧的下颌骨外板、下颌角、部分升支下部及颏孔后部分的下颌缘全层骨质。术前、术后摄取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和照片。结果磨削后下颌骨升支下部和体部缩窄,下颌角缩小并提升,外形改善明显,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前颅底平面角、面下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变(P〈0.01)。术后随访168例,优良率为95.24%。结论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可以在矫正下颌角肥大的同时去除部分下颌骨外侧皮质层,基本可以达到下颌角截骨术和骨外板劈除术的效果,且操作准确、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翼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 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2次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7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0.8cm×1.2cm.结果 7例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移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 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移植修复鼻翼缺损,适合较严重鼻翼缺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双侧分次取材,耳廓外形双侧对称无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TGF-βR Ⅰ、Ⅱ)和纤连蛋白(FN)在糖尿病鼠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血管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血管损伤组、糖尿病+血管损伤组(简称糖尿病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血管损伤组和糖尿病组均行胸主动脉至左髂总动脉血管损伤。术后第14天用RT—PCR及Northern印迹杂交测定VSMCs TGF—βR Ⅰ、Ⅱ和F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TGF-βR Ⅰ、Ⅱ和FN前胶原在血管壁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结果:与血管损伤组相比,糖尿病组TGF-βRⅡ、FN的mRNA和蛋白及TGF-βR Ⅰ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P<0.01),腔面积减少,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血糖和机械性血管损伤的复合作用所造成的TGF-βR Ⅰ和TGF-βR Ⅱ的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高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