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拔除术一般不在急性炎症期施行.作者自1993年以来,慎重选择322例患牙,顺利进行了患牙拔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中男188名,女134名;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合并牙龈、牙周脓肿131例,智齿冠周炎及局限性冠周脓肿100例,局限性根尖炎、齿槽脓肿合并齿槽瘘管82例,外伤后肿胀及炎症期9例.100例智齿冠周炎中2例为上颌阻生,其余类型中上颌为149例,下颌为73例.  相似文献   
2.
上颌拔牙术及上颌手术须在手术过程中病人无疼状态下进行,翼腭管注射麻醉利通过翼腭管直接将麻麻醉剂注入到上颌神经附近,故能较好的麻醉上颌神经,从而保证上颌拔牙术及上颌手术的顺利进行.翼腭管注射麻醉刑具有注射标志清楚、注射准确、麻醉效果可靠等优点,在临床上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临床少见,组织来源不清。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发生于舌部的颗粒细胞瘤报道如下: 患者陈××,女,12岁。1981年即发现舌部右侧缘红色肿物,约黄豆粒大小,无痛。后逐渐增大,1983年2月来院就诊时约1.5×1×1cm大小,略高于周围粘膜。中央部有一裂沟,边缘稍外翻,深约2mm,沟底粘膜糜烂。肿物基底稍韧,边界尚清,无明显浸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腭裂语音评价与康复技术思考王振岸滕伯刚魏奉才赵华强腭裂患者由于先天发育所形成的发音(或语音)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语音的不清晰,在讲话时所形成的语音(又称腭裂语)与正常人的语音之间有着明显的偏离,不能或不易被迅速识别和理解。在评价腭裂语音时...  相似文献   
5.
医学美学在鼻整复中的应用张卫东,郭杰,王振岸,宋晖医学美学是一门遵循医学与美学原则,运用医学手段来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科学。人体美是医学美学最基本范畴,也是医学美学的核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医...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美学问题王振岸,张风河,张玉秋,张卫东随着美学原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医学美学逐渐兴起和发展,对现实中的人体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大量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于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肿瘤不仅影响机体的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而且还严...  相似文献   
7.
四牙一体多生牙1例口腔系王春玲,王振岸长清县中医院刘宝同正常牙数目之外的多生牙又称额外牙,常见于前牙区,以上颌中切牙区多见,多为畸形牙,但多个牙相融合形成四牙一体多生融合牙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12岁,因前牙区拥挤来诊。检查见恒牙期左上中切牙...  相似文献   
8.
<正> Wedderburn综合征为性联隐性遗传疾病,具有不同的外显率,男性患者多见,女性携带者中偶有某些表现。主要临床征为少汗、无汗以及部分或完全无牙。1968年Capitanoi等首次报道,又称为无汗——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Anhidrotic—ectodermal dysplasia)。现将我们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庄×,男,18岁。患者自出生后即怕热,皮肤  相似文献   
9.
牙体缺损冠延长术金属烤瓷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应用预成圆柱形根管钉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冠再接后烤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4年内通过对160例前牙、前磨牙牙体缺损患者,应用预成圆柱形根管钉直接法冠延长术后(冠再接)行金属烤瓷修复,并经6~48个月追踪随访。结果:因切咬不慎或碰撞崩瓷4例,160例中4例异常,占2.5%;156例正常,占97.5%。结论:应用以上方法修复,经济节时,操作简便,医患均易接受,适合各级医院及患者。此法不仅保留了更多的自体牙,而且功能得以及时恢复,更有益于患者心理健康,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王振岸  孙涌泉 《口腔医学》1991,11(4):174-176
本文应用SH—01型喉声气流图仪对23名腭裂术前后患者及11名正常人发“啊”(a:)、“衣”(i:)捏鼻及不捏鼻时发声强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腭裂患者不同发音之间发声强度的差别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同一发音捏鼻与不捏鼻之间发声强度的差别在发a:音时无显著意义(P>0.05),在发i:音时有显著意义(P<0.05);不同腭裂患者间发声强度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正常对照组不同发音时发声强度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而不同人之间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故作者认为:腭裂患者由于腭咽闭合不全以及形成的不良发音习惯,对患者发音强度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其语音不清及出现过高鼻音。不同患者及正常人之间发声强度的差别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