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通过NF-κB、AP-1促进IL-8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病毒LMP1分子致瘤机制,在已证实鼻咽癌细胞系中LMP1有效激活NF-κB 或AP-1的基础上,对LMP1是否通过NF-κB 或AP-1促进IL-8分泌进行探讨。方法:以稳定表达LMP1及其3种突变体,空白载体的鼻咽癌细胞系[HNE2-LMP1,NHE2-MLP1(1-185),HNE2-LMP1(1-231),HNE2-LMP1Δ187-351和HNF3-pSG5]及antisense-LMP1处理的HNF2-LMP1鼻咽癌的细胞系为材料,将IL-8报道质粒瞬时导入这些细胞系中,通过测定luciferase值以反映LMP1是否促进IL-8转录;将mut AP-1/IL-8-luc或IκB α(S32A/S36A)表达质粒导入HNE2-LMP1细胞系中,比较其IL-8报道活性,以确定LMP1是否通过AP-1或NF-κB 诱导IL-8转录;利用ELISA方法测定HNE2-LMP1,HNE2-pSG5,anti-sese-LMP1处理的HNE2-LMP1鼻咽癌细胞系中的IL-8浓度,进一步从蛋白水平上确定LMP1是否促进IL-8分泌。结果:与HNE2-pSG5相比,在HNE2-LMP1,HNE2-LMP1Δ187-351和HNE2-LMP1(1-231)细胞系中IL-8报道活性分别升高了原来水平的11.5,8.6和3.4倍,而HNE2-LMP1(1-185)对IL-8报道活性不影响。在HNE2-LMP1细胞系中IL-8蛋白水平提高了17.4倍,而antisense-LMP1则使HNE2-LMP1细胞的IL-8报道活性及蛋白水平分别下降到原来水平的18.3%和9.2%,导入mutAP-1/IL-8-luc或IκBα(S32A/S36A)的HNE2-LMP1细胞中IL-8报道活性分别下降到原有水平39%和26%,结论:鼻咽癌细胞系中LMP1可能通过NF-κAP-1促进IL-8表达。  相似文献   
2.
104例少年儿童唾液腺肿瘤的临床分析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邓芳成,欧新荣,郭新程,王承兴,张胜,粟红兵,刘宪初关键词肿瘤;唾液腺;儿童;诊断少年儿童唾液腺肿瘤较少见,但恶性率相对比成年人高。本病临床上缺乏典型恶性特征,较易误诊为炎症。迄今有关文献报道较...  相似文献   
3.
4.
TRAF1在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承兴  邓锡云  李晓艳  肖绘  曹亚 《癌症》2000,19(9):856-858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EB病毒LMP1与TRAF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1)表达的关系,以探讨LMP1可能促进TRAF1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LMP1和TRAF1抗体对30例鼻咽癌和12例慢性炎症鼻咽粘膜石蜡标本,以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MP1及TRAF1的表达。结果:30例鼻咽癌中16例是LMP1阳性(53.3%),  相似文献   
5.
王承兴  李晓艳  肖绘  邓锡云  曹亚 《癌症》2000,19(7):727-728
1993年,Key等开始尝试用两种不同种类的抗体检测同一组织或细胞的两种不同抗原,即双染色法[1],来检测同一组织或细胞不同部位表达的两种蛋白;利用两种蛋白在同一部位,其混合颜色与单独显示两种抗原颜色不一致,来推断两种蛋白是否共表达于同一部位.但是,由于两种抗原在同一部位,如果用常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显示第一种抗原,其反应产物广泛沉淀,极易覆盖第二抗原的结合位点,从而影响第二抗原的检测反应.这一直是困扰双染色法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16例单侧唇腭裂中的牙槽嵴裂患者,采用自体髂骨骨松质(13例)或羟基磷灰石(3例)充填,并以上唇粘膜瓣和裂隙两侧粘骨膜瓣移转封闭裂隙的治疗方法。其中12例随访1~5年,自体骨移植者有9例,全部发生骨连续,并有7  相似文献   
7.
为16例单侧唇腭裂中的牙槽嵴裂患者,采用自体髂骨骨松质(13例)或羟基磷灰石(3例)充填,并以上唇粘膜瓣和裂隙两侧粘骨膜瓣移转封闭裂隙的治疗方法。其中12例随访1~5年,自体骨移植者有9例,全部发生骨连续,并有7例或从骨移植区长出。羟基磷灰石者3例无一例有牙萌出。认为缺损修补以自体骨移植为好,羟基磷灰石不宜用于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8.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20颗青少年牙周炎(JP)患牙牙小皮(dentalcuticle,DC)的超微结构特征,以探讨JP的牙小皮表现形式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收集JP患牙20颗,25%戊二醛固定,1%饿酸后固定,乙醇脱水,包埋,金刚砂片冠状...  相似文献   
9.
游离下腹直肌肌皮瓣全舌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报告舌全切除术后下腹直肌肌皮瓣全舌再造的新方法。方法 先行患侧颈清及对侧舌骨上淋巴清扫术,保留对侧颌外动、静脉为供区血管。将全舌切除后取一侧下腹直肌肌皮瓣游离微血管吻合移植全舌再造。结果 下腹直肌肌皮瓣有恒定的下腹直肌深动、静脉血管为肌皮瓣之血管蒂。该蒂可取长约4-6cm,血管动脉直径3.5-5mm,静脉直径4-6mm,可与甲状腺上动、静脉、颌外动、静脉行端一端吻合,腹直肌与口底肌肉、皮瓣后端与舌骨、两侧前端与口底粘膜缝合。该肌皮瓣行舌再造后有足够的容积,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吞咽及语言功能,结论 游离下腹直肌肌皮瓣微血管吻合行舌再造是一个可被推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授给了一位神经生物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教授。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类型的致癌因子——朊蛋白。这种朊蛋白既无DNA又无RNA,却具有传染性和遗传性。他的这一理论改变了过去“蛋白质不能传染疾病”和“传染病与遗传互不相干”的观点,同时,向传统的“中心法则”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对了解与痴呆症有关的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新药研制和新治疗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成功的经验说明,科学研究的成功需要合适而科学的选题,系统而有特色的研究,敢于冲破旧框框的勇气和创造性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