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β—阻滞剂的不良作用可分为:(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后的各种药物效应。(2)与阻滞无关的其它反映。第一类副作用包括哮喘,心力衰竭,低血糖,心动过缓,传导阻滞,间歇性跛行以及雷诺氏现象。第二类副作用较少见,包括一种特殊性眼粘膜皮肤反应以及致癌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2.
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冷压试验使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和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可能是通过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本文报道用冷加压试验(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激发冠状动脉痉挛,以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一种有用的非药物性方法。方法:35例胸痛综合征患者,男性3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0.1岁(30~62岁),其中6例为变异性心绞痛(组1)。14例为典型性心绞痛(组2)。15例为无明确缺血性心电图表现的不典型胸痛(组3)。患者先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再进行冷加压试验。  相似文献   
3.
吗多明是一种主要作用于心脏前负荷的长效血管扩张药。曾有效于治疗慢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急、慢性心力衰竭。本文报告在Swan-Ganz导管监测下,观察吗多明治疗14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 14例急性心肌梗塞伴心力衰竭患者,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65.9±9.7岁。基础肺毛细血管压皆超过20mmHg。8例为第二次患急性心肌梗塞,6例为第一次。前壁梗塞者8例,7例有高血压。3例死于冠心监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5例并发于二尖瓣脱垂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随访结果。除1例患者的诊断系根据有一清楚的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外,所有患者都是以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或病理确诊。病史特点: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19~69岁(平均47岁)。17例在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前2年~49年(平均22年)就有心脏杂音史,其中3例为收缩晚期杂音,3例为喀喇音和收缩晚期杂音,2例为全收缩期杂音,1例为收缩期杂音,8例患者的杂音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9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伴有短暂性 ST 段上移,与另外两组急性心肌梗塞者进行比较,探讨其预后意义。方法:自1971年6月到1972年8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57例住院病人,病人入院后即测定12导联心电图及血清酶,连续测  相似文献   
6.
据信低镁血症可导致快速心律失常(TA)增多,然而前瞻性研究未能证实之。体内外资料均证明非洋地黄化患者补充镁可降低心肌应激性并纠正TA,且常无不良反应。本文不讨论洋地黄性TA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左心室腱索一般起源于心尖附近两个乳头肌,其另一端附着于二尖瓣叶,假若这种艇索纤维附着在左室其它部位,则称为左室无名带(anomalous left ventricular band)或节制带(moderater band),目前则称为假腱(false tendon)。左室假腱原来只是解剖上的偶然发现,并无临床意义,但在个别  相似文献   
8.
左室梗塞并发右室梗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日趋精确。78年报道的一组大量病理研究指出,右室梗塞仅并发于穿壁性左室后壁梗塞,见于50%有穿壁性间隔梗塞者,但为何右室梗塞仅发生在部分穿壁性后间隔在室梗塞,尚不清楚。本文就死于冠心监护病房的102例心肌梗塞病理资料,提出右室梗塞  相似文献   
9.
重度二尖瓣返流的病因、诊断、预后和处理均已相当明确。轻度二尖瓣返流的病因、预后和处理则问题较多。晚近大量文献对此问题的报道很混乱,临床医师很难理解这些看来似乎是轻度的病变,却发生了心绞痛、危险的心律失常和猝死。超声心动图发现人群中的二尖瓣脱垂者竟有4%~21%之多。作者25年的临床经验与这种看法不同,单纯轻度到中度的二尖瓣返流除了医源性焦虑外,很少引起症状。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因腱索断裂而引起进行性返流,其余则预后良好。根据听诊和超声心动图发现而命名的收缩晚期杂音-喀喇音综合征、脱垂综合征等,不尽妥当,因为轻度返流的收缩期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下称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高趋势,这是广大医务科研人员和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问题,是我国医学科研的重点课题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关于冠心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在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举办的1977年内科心血管疾病年会上,由董承琅主任作了《关于冠心病的一些现代观点》的学术报告(见本期第64页),并提出了有关冠心病的若干问题,组织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的内容按专题摘要整理刊登,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