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单腔支气管插管和Univent导管用于学龄前儿童(3~6岁)择期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结论选择学龄前儿童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34例,术中均需行单肺通气,随机分为支气管插管组(B组)和Univent组(U组)。观察并记录盲插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肺塌陷质量、术中导管移位次数、单肺通气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气道损伤评分、术后咽痛和声嘶发生率、术后24h胸片对比术前肺炎情况。结果两组的盲插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塌陷质量B组明显低于U组(P〈0.05);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增加率、导管移动次数和术后肺炎加重率B组明显高于U组(P〈0.05)。结论 Univent导管用于单肺通气与单腔支气管插管相比可明显改善肺塌陷质量,降低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改善术中导管移位,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比单腔支气管插管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和鼻内给药两种方法对七氟烷吸入麻醉下小儿口腔日间手术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135例拟行口腔日间手术的患儿,年龄1~6岁,分为3组,每组45例,分别予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VD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右美托咪定1μg/kg鼻内给药(N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C组)。所有患儿采用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术后每5 min进行一次躁动评分(PEDA)及疼痛评分(FLACC);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及苏醒时(T4)的HR、BP;记录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VD组和ND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T2和T3时VD组心率明显低于ND组和C组(P0.01),T3时ND组心率低于C组(P0.05);VD组和ND组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1);3组患儿PACU停留时间没有差异;3组患儿最高疼痛评分没有差异。VD组有4例患儿出现心动过缓需使用阿托品治疗。3组患儿均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和鼻内给药都能明显降低七氟烷麻醉后躁动的发生,右美托咪定鼻内给药对心率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肌松控制呼吸和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方式麻醉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硬支气管镜手术2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通气方式的两组:保留自主呼吸组(S组,保留自主呼吸)与控制呼吸组(C组,麻醉机手控通气).比较术中相关呼吸道并发症,手术时间,复苏时间等情况.结果 C组手术及复苏时间的平均值较S组短,C组小儿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值((-x)±s,下同)为(0.88±0.11),明显高于S组(0.7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0,P<0.01).C组手术中出现低氧、屏气、呛咳等并发症的比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支气管痉挛和喉痉挛并发症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肌松控制呼吸可以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和平稳的麻醉深度,应被推荐为气道异物手术中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婴儿腭裂修复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拔管苏醒期的清醒躁动情况.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腭裂修复术的婴儿5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两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罗库溴胺的基础上分别静注舒芬太尼 0.5 μg/kg(S组)和芬太尼5 μg/kg(F组).术中麻醉维持用异丙酚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2 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放置开口器(t3)、手术开始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毕常规拮抗肌松药,记录拔管时间,观察并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插管后20 min、插管后30 min清醒程度、躁动程度.结果:S组各时间点HR、MAP较诱导前无显著差异.F组t2、t3、t4 HR、MAP较诱导前(t0)显著升高(P < 0.05),较S组同时点亦明显升高(P < 0.05).两组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S组拔管期镇静评分高于F组(P < 0.05),躁动评分低于F组(P < 0.05).结论:在婴儿腭裂修复术中,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超快通道组50例患儿入室后均吸入七氟醚诱导,静注舒芬太尼、爱可松完成气管插管,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传统组50例予静注异丙酚、芬太尼、爱可松完成气管插管,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芬太尼维持麻醉.两组机械通气均采用PCV模式,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CVP、术后拔管时间、C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病例血流动力学稳定.与传统组比较,超快通道组术后拔管时间(36.3 ± 8.5)min (P < 0.01),重插管率0%,CICU停留时间(5.3 ± 3.2)h (P < 0.01)、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 < 0.01).结论:心脏超快通道麻醉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拟于本院日间手术室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等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Le组(左布比卡因组,n=20),Li组(利多卡因组,n=20)与对照组(n=20)。对3组患儿均常规进行基础麻醉,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0.01 mg/kg+丙泊酚2 mg/kg+氯胺酮2 mg/kg。Le组与Li组在台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下,分别采用0.25%左布比卡因(0.5 mL/kg)与2%利多卡因(0.5 mL/kg)进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照组在手术消毒时,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氯胺酮1 mg/kg。记录3组患儿镇痛不足再次静脉注射氯胺酮的次数和剂量与患儿苏醒时间。记录3组患儿诱导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牵拉疝囊时(T3)、缝皮时(T4)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如尿潴留,瘙痒、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并采用FLACC疼痛行为评分量表对术后2 h,4 h以及6 h进行疼痛评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3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疾病种类、手术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i组和Le组T2,T3时点的MAP,HR,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T2,T3时点的MAP,HR,RR与T0时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患儿术中再次静脉注射氯胺酮剂量和次数,明显多于Li组与Le组,对照组复苏时间也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组再次静脉注射氯胺酮次数和剂量,显著少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Li组与Le组术后表现出良好镇痛效果,FLACC疼痛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e组在术后6 h时FLACC疼痛行为评分显著低于Li组(P<0.05);Li组和Le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潴留及瘙痒发生率3组比较,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可提供良好的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适用于小儿日间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择期心脏手术患儿700例随机平均分为 T组和C组.T组于术前、术中和术后行TEE持续监测手术过程、评价手术效果并观察TE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C组没有接受TEE监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二次手术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结果 在T组中发现漏诊3例、误诊4例、房室水平残余缺损11例、左右室流出道欠通畅3例、瓣膜成形术后反流21例、分流术吻合口狭窄2例和节段性左室壁运动异常4例;T组和C组比较,二次手术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T组并无出现严重的TEE相关并发症.结论 TEE可以在术中及时发现手术的缺陷,便于立即修正,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麻醉风险及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儿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 PA-IVS)的食管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1例PA-IVS患儿,年龄1 d至3个月,均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所见结果为标准,评价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PA-IVS的准确率,总结患儿的手术方案及其食管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1)21例患儿均手术证实为PA-IVS,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5.24%(20/21)。(2)21例患儿均为左位心,19例(90.5%)存在肺动脉瓣完全性闭锁,20例(95.2%)肺动脉发育较好;14例(66.67%)存在卵圆孔未闭,7例(33.33%)房间隔缺损,18例(85.7%)伴有动脉导管未关闭;4例(19.0%)存在右室与冠状动脉交通,但仅2例(9.5%)为右室依赖的冠状动脉循环(RVDCC)。(3)12例患儿三尖瓣 Z值>-2,采取瓣膜切开术或跨瓣环补片治疗;5例患儿三尖瓣Z值为-3~-2,采取体肺分流术加肺动脉流出道重建术治疗;3例患儿三尖瓣Z值<-4,采取单心室修补术或体肺分流术治疗;仅1例患儿术中改变术式。经治疗后21例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 PA-IVS患儿的肺动脉闭锁情况,多数患儿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少数存在RVDCC;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PA-IVS的诊断率高,可对后期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婴幼儿围术期超快通道心脏麻醉(ultra-fast track cardiac anesthesia,UFTC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择期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修补术和(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婴幼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右美托咪定UFTCA组和传统麻醉组,每组65例。UFTCA组诱导完成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每小时1 mcg/kg至主动脉开放,后改为每小时0.3 mcg/kg维持至术毕,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传统麻醉组诱导完成后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镇痛仅采用舒芬太尼。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住院情况、术后FLACC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小时动脉血乳酸值(lactic acid,Lac)、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arterial of oxygen,PaO 2)和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 2)。结果UFTCA组患儿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P<0.05)。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切皮时(T3)、CPB运行中(T4)、CPB停机后(T5)、手术结束(T6)的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FTCA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心脏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第1~2天FLACC疼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UFTCA组患儿术后第1~2天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麻醉组(P<0.05)。UFTCA组患儿术后2小时动脉血Lac值明显低于传统麻醉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婴幼儿围术期UFTCA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明显,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拔管时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改善术后氧合平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胃肠道手术新生儿围术期液体治疗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胃肠道手术新生儿64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n=16),Ⅰ组麻醉前2 h口服清水,术中输注等张的醋酸林格氏液;Ⅱ组麻醉前2 h口服清水,术中输注2%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Ⅲ组麻醉前2 h口服10%葡萄糖液5 ml/kg,术中输注等张的醋酸林格氏液;Ⅳ组麻醉前2 h口服10%葡萄糖液5 ml/kg,术中输注2%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补液开始即刻(T0)、麻醉诱导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20 min(T3)、40 min(T4)、60 min(T5)、术后2 h(T6)时记录MAP和HR,同时取桡动脉血样测定血糖浓度,并于T0时测定乳酸浓度.结果 各组新生儿MAP和HR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Ⅳ组T4-6时血糖浓度升高(P<0.05),Ⅲ组各时点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Ⅳ组各时点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Ⅲ组血乳酸浓度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Ⅳ组血乳酸浓度升高(P<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新生儿术前口服10%葡萄糖液,术中持续输注2%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有利于维持围术期血糖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