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上颌全口总义齿基托铸件铸造的完整性、适合性。方法:采用在上颌结节、腭中缝后缘两个位置上安插铸道及四个铸入区角度的方法。结果:铸道的位置和铸入角度直接影响铸件的完整性、适合性。结论:上颌全口总义齿基托的铸道要安插在铸件的“最高点”,铸入角度应与铸腔曲面曲度相符  相似文献   
2.
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最佳铸入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最佳铸入角度。方法 :采用螺纹型试件 ,测量不同铸入角度试件的铸入率。结果 :铸入角度 45°~ 60°时试件的铸流率高。结论 :高频离心铸造过程中金属液体最佳铸入角度为 45°~ 60°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直接法用嵌体蜡条或蜡棒制取桩核的熔模。由于嵌体蜡凝固后变脆 ,以及根外段钢丝的限制 ,熔模很难根据咬合及邻牙关系调整外形 ,尤其是对后牙残根、残冠的操作十分困难。本文介绍一种用自凝塑料制取冠桩熔模的方法 ,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8月至 2 0 0 1年 3月间 ,用核桩冠修复缺损牙齿 34 2颗。前牙 2 76颗 (中切牙 144颗 ,侧切牙 96颗 ,尖牙 36颗 ) ,后牙 6 6颗 (双尖牙 41颗 ,磨牙 2 5颗 )。核桩材料为钴铬合金 ,冠均为金属烤瓷冠。临床患者 2 2 3人 ,其中男性 10 3人 ,女性 12 0人…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锈钢铸造支架固位器固定牙周病松动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牙周病松动牙的方法,既适用于前牙松动又适用于磨牙松动的固定。通过临床应用及初步观察,不锈钢铸造支架固位器不仅能保留牙齿,恢复咀嚼功能,而且能促进牙周支持组织恢复健康。此固位器固定牙周病松动牙效果好,摘戴方便。由于系不锈钢制造,表面光滑,不易沉积食物,便于清洗,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正畸治疗与前牙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30例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错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目的是使正畸治疗能为前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前牙修复后无论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治疗主要应用了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治器。前牙的修复以固定义齿为主。疗程长者二年,短者三个月。保持主要以各类修复体兼做永久性保持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636例金属烤瓷修复体,它是以帽状金属冠为底材,在它的表面上按解剖形态涂上与自然牙色相似的瓷,经高温烧结后而形成的。这种修复体兼有金属与陶瓷的特点,即美观又坚固,是临床上修复牙齿缺损和少数牙体缺失的理想修复体。  相似文献   
7.
复制全口义齿(或称暂时替代义齿)是将蜡基板的全口义齿或已完成的全口义齿完整地复制出来。它是利用水杯为铸模盒,用可逆性印模材或不可逆性印模材将蜡制或树酯的原全口义齿包埋在水杯里,使用粘在全口义齿上的棉线或手术缝合线呈拉链式割开这个铸模体,然后将阴模按要求充满粉白两色自凝树酯。虽然上述两种印模材料都可以使  相似文献   
8.
<正> 人的视线与外界影物相遇时,经常发生与实际之间的很大错误,此称错视。其产生原因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用错视原理,为修复大小不均的前牙缺牙间隙,提供了可利用的美学基础和生物现象.在前牙缺失后间隙过大过小情况下可进行如下义齿制作:一、缺牙隙较宽1.假牙、真牙接触点尽量向舌侧;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用自凝塑料暂时桥义齿早期修复前牙缺失。方法 :在患者前牙拔除一周以后 ,进行基牙牙体预备 ,取模 ,制作暂时桥义齿。结果 :患者在短时间内戴上暂时义齿 ,发挥功能 ,不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交。结论 :此方法具有很多优越性 ,可满足患者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0.
注射剂生产质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对其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对注射剂生产质量的提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