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初探王式春计划免疫是防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提高接种率是搞好计划免疫的关健。。1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是计免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多,一些县(区),发生了脊灰炎,麻疹等疾病的局部爆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卫生防疫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为了解我市基层卫生防疫队伍的现状,为今后制订卫生对策,加强基层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3月对全市170个乡镇防疫队伍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和方法对全市乡镇卫生防疫人员,采用全国以乡镇为单位第三个85%计免达标的综合调查表7和表8,由防疫组长负责填写并经卫生院长审核签名,再经县(区)防疫站计免科主任复核后回收整理。结果全市8县(区)170个乡镇496个基层卫生防疫人员进行调直,回收表中符合填写要求的452人,占gi%。l基层防疫队…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卫生防疫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为了解我市基层卫生防疫队伍的现状,为今后制订卫生对策,加强基层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6年3月对全市170个乡镇防疫队伍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抗药性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方法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德国小蠊分别测试乙酰胆碱酯酶,对比两者的测定值,分析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的差异。结果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是2.863和5.609,抗性品系德国小蠊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两者酶活性比值为1.96。结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德国小蠊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点。方法通过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监测网络,收集整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资料;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 2009年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62起,流感样病例811例,总罹患率为6.60%。疫情主要发生在9-11月(占88.71%),学校累计报告57起,占91.94%。各起疫情平均报告时间为1~7d,中位数为3d。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为2~23 d,中位数为7 d;季节性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为2~15d,中位数为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流感疫情发生时共采样251份,其中阳性162份,阳性率为64.54%。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流行强度高于前三年季节性流感平均水平,9-11月是该区甲型H1N1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高发季节,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是高发场所。加强疾病监测,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早报告有利于疫情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预防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卫生防疫工作任务显得越来越繁重。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街道防疫队伍现状,2005年11月对全区10个街道的防疫队伍进行了调查,结果分布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抗药性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方法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的德国小蠊分别测试乙酰胆碱酯酶,对比两者的测定值,分析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的差异。结果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是2.863和5.609,抗性品系德国小蠊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品系,两者酶活性比值为1.96。结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德国小蠊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评估其在肺结核的t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结核分枝杆菌保守序列IS6110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以荧光定量PCR、集菌培养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168份疑似肺结核和5例确诊病人随访的痰标本,比较各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结果该荧光定量PCR法能扩增巧6l1O基因片段(107bp),序列分析显示为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序列,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4copies/反应;而对偶发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茵的样本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荧光定量PCR法与集菌培养法和抗酸染色法对临床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64.29%(108/168)、35.12%(59/168)和12.50%(21/168),前者高于后两者(P〈0.叭)。对抗酸染色法和集菌培养法阳性的样本,荧光定量PCR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21/21)和96.61%(57/59)。对20份非结核病人来源的痰标本.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符合率为100.00%。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治疗期间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病人晨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即0值增加)。结论该荧光定量PE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及时获取病人服菇詹的治府时票曲瞑辟的詹蛙督导妊井撂蚀饺摇臣者舌亚拍I性J妻音、;,  相似文献   
9.
1990年2~3月间,梅州市暴发流行“肢痛症”,临床表现与近年国内流行的“红斑性肢痛症”相似。梅州市所辖七县一区均有疫情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289人发病。为探索流行性肢痛症的流行特点,并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于疾病流行期间在梅江区25所中学和中专学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暴发疫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5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57例(包括死亡3例),病死率为0.66%;男女发病比例为1.35∶1,病例主要集中在4~14岁(264例,占57.64%),学生为高发人群(243例,占53.06%),2009年9—12月为高发季节(412例,占89.96%)。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累计报告6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其中学校及幼托机构58起(92.06%),暴发高峰为9—11月(54起,占85.71%);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2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3例(学校145例,88.96%)。自2009年8月13日开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6.11%(230/637)。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感检测的优势病毒株。结论中小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及时的疫苗接种和学校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扩散与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