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甲状腺结节中有3.9%是甲状腺癌,因此术前判断结市的性质,对选择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在众多的俭查手段中,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无创、价格低、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备受瞩目,现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术前定性诊断的价值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且有20%~50%伴淋巴结转移.因残留的转移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MLN)占颈部复发的大多数,所以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MLN是最重要的影响预后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的颈部淋巴结特征与原发性DTC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提高MLN的发现和清除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且常伴淋巴结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的钙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延海 《医学信息》2010,23(3):770-770
终末期肾衰竭规律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均有代谢异常和器官系统异常并发症,脑病、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多见。虽然以上症状并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终日焦虑,十分痛苦.我血液净化中心应用血液灌流器与普通透析器进行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HD)联合治疗尿毒症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清IL-24及IL-6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DLBCL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血清,ELISA法检测IL-24及IL-6的浓度,分析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计算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IP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IL-24浓度为(58.32±11.81)μg/mL,IL-6为(24.63±7.73)μg/mL]相比,DLBCL患者血清IL-24浓度[(42.18±8.48)μg/mL]明显降低(P<0.01),而IL-6浓度[(45.29±12.71)μg/mL]明显升高(P<0.01),且二者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414,P<0.05);同时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细胞侵犯骨髓状态及IPI均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发生骨髓转移组患者血清中IL-24较正常对照组和未转移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同时随着骨髓转移程度的增加,该趋势更为明显。IPI指数>2的患者,外周血IL-24浓度较IPI指数<2的患者明显降低,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DLBCL患者血清IL-24浓度较低及IL-6浓度较高可能是患者临床症状较重,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血清IL-24及IL-6浓度测定可作为DLBCL的辅助诊断及监测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院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的血管化特征及其微血管密度变化,进而探讨其鉴别结节良恶性质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2例患者,共计128个结节,其中男性49例共计51个结节,女性63例共计77个结节。观察结节的大小、纵横比值、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等二维形态特征。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对病灶内部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数量予以分级,对病灶内部血流分布予以分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以CD34标记病灶内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半定量方法计算微血管的密度。 结果:所有128个结节中病理恶性的结节81例,病理非恶性的结节47例。病理恶性与非恶性结节在低回声、不规则形态、不清晰的边界、纵横比≥1、是否有微小钙化等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甲状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的分级显示,约78.12%是相对多血供的,21.88%的结节为少血供的。多血供的结节中恶性结节占64%,良性结节占36%。病理恶性的病灶中,约52.3%呈现病灶中心型或周边环绕的血管分布,约10.9%呈现为病灶内无血管;在病理非恶性的结节中,29.7%呈现病灶中心型或周边环绕的血管分布,约7.0%呈现为病灶内无血管。病理恶性的病灶内部MVD值显著低于病理非恶性病灶内部的MVD值,差异非常显著。 结论: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边界不清晰及微小钙化在鉴别病理恶性结节中拥有较好的敏感性与较高的特异性。结节中心部位的血流增多是值得关注的声像图特征,但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关键性依据。结节内部新生微血管的密度与彩色多普勒的血流分级或分型之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超声积分对甲状腺实性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积分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详细记录每一个结节的二维超声特点,并给予赋值评分,对照病理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由结节的形态、边界、声晕、后方回声、内部回声性质及内部有无砂砾样钙化6项参数综合而成的结节的总积分有差异,恶性结节得分高于良性结节;依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总积分大于等于10分为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9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二维特点进行评分能半定量地对结节进行分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血流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值,探讨超声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8个结节),二维超声观察其大小、纵横比、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应用半定量方法对结节内彩色血流信号进行分级,并对其内部血流分布进行分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以CD34标记结节内部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半定量计算MVD值。结果 128个结节中,恶性结节81个,良性结节47个。良恶性结节在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纵横比≥1及是否有微小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个结节为多血供,28个为少血供。67个恶性结节呈病灶中心型或周边环绕的血管分布,14个恶性结节病灶内无血管;38个良性结节呈病灶中心型或周边环绕的血管分布,9个良性结节病灶内无血管。恶性结节MVD值为39.6±5.7,显著低于良性结节MVD值7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特征如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纵横比≥1及是否有微小钙化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节中心部位的血流增多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关键依据,恶性结节内部MVD值低于良性结节,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7岁,主因"平卧后气短、干咳1个月余,加重20d"入我院呼吸科.患者于2004年1月底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平卧后数分钟气短,时常伴少许干咳,侧卧或坐起可以迅速缓解;伴胸闷,时有心悸,不伴发热、咳痰、胸痛、咳血,无心前区疼痛及压榨感,无少尿及双下肢水肿等,日常生活正常,可以连续爬3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