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 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解剖学会共同组成的解剖学名词委员会已于5月5日至7日在扬州召开成立大会,到会委员30余人(名单已于本刊4卷的刊登)。会议期间进行了解剖学名词初稿的评审。会上同志们学习了名委拟定的审定名词原则和方法,并分四组(大体解剖、中枢神经、组织和胚胎)讨论了各组事先拟出的名词初稿。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解剖学名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我国解剖学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增强了对这项  相似文献   
2.
王平宇教授提了很好的建议。现将他的建议公布于本刊;供国内同道们参考。并希望广大神经科学工作者热烈参加讨论。并准备建议专业委员会在1988年8月学术年会期间讨论一下这个建议,做出相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 每个国家都有它本国语言的解剖学名词,但在国际上这些名词都采用了拉丁名称,并成为各国解剖学的共同语言,也是各国解剖学名词决定的依据。为了便于医学科学工作者以及生物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不论在一国之内或在国际之间,解剖学名词的统一都是必不可少的。解剖学名词也反映了解剖学的科学成就。解剖结构的新发现或新研究都被赋予了新的名称,因此,解剖学名词本身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人丘脑及其邻近结构毛细血管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用4例新生儿脑标本,双色动-静脉连续灌注,硝化棉包埋,制成500μm、100μm和30μm3种厚度交替的连续冠状切片。前者透明封片,后两者Nissl染色,用测微计测量毛细血管内径,图像分析仪测量毛细血管密度,全部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丘脑及其邻近结构的毛细血管密度差异十分显著。壳核、外侧膝状体细胞层、丘脑前核和底丘脑核的密度最高;丘脑背内侧核、腹外侧核、枕核、腹后外侧核、后外侧核、中央中核、内侧膝状体、腹前核和内髓板等居中;内囊和外侧膝状体纤维层的最低。在毛细血管直径方面,腹前核和内囊的最粗,壳核和外侧膝状体细胞层的最细。在已测量的同一结构中,毛细血管直径和密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丘脑内部的血管配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铁军  王平宇 《解剖学报》1992,23(3):235-239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