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从1996-2006年在处理重度脑挫裂伤手术中出现30例手术对侧的巨大硬膜外血肿,均做了相应处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长期应用甘露醇的26例脑震荡病人产生的甘露醇心因依赖性的分析,探讨其心理上的变化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及时停用甘露醇,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并配合药物治疗。结果:针对此类病人给予的相应措施收到了良好疗效。结论:甘露醇药物产生的心因依赖性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46例患者,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30 例.恢复良好28例,轻残8例,重残2例,死亡6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病情多较轻,临床症状多样,变化快,可突然恶化,加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在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我们遇到了46例颅脑手术后头皮瓣下积液的病人。依据皮瓣下积液的性质,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持续引流或持续冲洗引流,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病人中男性22例,女性48例;交通事故伤19例,坠落伤6例,人为暴力伤4例,意外机器爆炸伤1例;年龄20~61岁。1.2入院资料伤后至入院时间是2~12h;开放性脑挫裂伤9例,闭合性伤21例;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6例;一侧瞳孔散大者3例;昏迷20例,嗜睡4例,清醒6例,伴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耳漏及鼻漏的疗效及操作技巧。方法对32例外伤性脑脊液耳漏及鼻漏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观察疗效,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中治愈31例,病程明显较常规治疗缩短,1例鼻漏患者治疗无效,改行手术修补后痊愈。2例伴有颅内感染的脑脊液漏患者通过并行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脑脊液耳漏及鼻漏能明显降低手术修补机率,并对伴随颅内感染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合在各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脑外伤后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小儿脑外伤后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按GOS恢复标准评定治疗。结果:良好28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7例。结论:小儿脑外伤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持续性低血容量,脑组织低灌注压,缺氧,微循环障碍是脑缺血性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持正常血容量,术中充分冲洗硬脑膜下腔,保持硬脑膜下腔的生理完整性,早日应用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等综合措施对预防治疗有决定性作用。小儿脑缺皿性疾病治疗效果好,死亡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爆裂性骨折合并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年以来眼眶爆裂性骨折合并额叶脑挫裂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有颅脑损伤症状及眼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采用经颅冠状切口及经翼点扩大入路清除脑挫裂伤对眶爆裂性骨折的整复及对视神经管视神经减压,可使颅脑症状及眼部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结论:通过采用颅脑与眶部的兼顾性手术,可同时改善颅脑症状及眼部症状,防止再次手术及延误手术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下注水在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0/2007-1011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在手术中出现脑复位缓慢后,应用硬膜下注水,使硬膜恢复原位,再进行硬膜悬吊。结果:通过应用此术式,可使手术进程加快。结论:急性硬膜外血肿术中应用硬膜下注水,可使手术进程加快,出血减少,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儿颅内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对我科1995~2002年收治的小儿颅内肿瘤21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11例,其中男121例,女90例,年龄~3岁27例,4~7岁44例,8~12岁72例,13~15岁68例。本组以学龄期儿童发病率最高,病程最短20天,最长2年,以2~4个月最常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