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造肛瘘术后急性感染创面模型大鼠,并观察白竭散对其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4只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竭散组、贝复济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在大鼠肛门处制作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白竭散组与贝复济组以对应药物每日进行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则以生理盐水棉球清创治疗。观察大鼠的基本状况、计算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记录不同时间点创面的动态血流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创面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结果 第7、10、14天,与模型组相比,白竭散组与贝复济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更高(P <0.05),且白竭散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贝复济组(P <0.05);各时间点白竭散组与贝复济组大鼠创面血流运行状态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 <0.05),且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 <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结束后白竭散组大鼠创面组织中ICAM-1、TNF-α的表达量降低尤为明显(P <0.05)。结论 白竭散可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改善局部血流供应,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自动弹力线痔套扎器(RPH-4)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Ⅰ~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肛肠科Ⅰ~Ⅲ期内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PH-4联合消痔灵注射,对照组采用内痔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便疼痛、术后出血、肛门坠胀),并比较术后半年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效率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疼痛评分、术后出血评分及肛门坠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PH-4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Ⅰ~Ⅲ期内痔疗效确切,具疼痛轻、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水肿一旦形成很难治愈^[1]。现代医学治疗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疗效不稳定。2005-01-2012-10,我们应用中药组方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40例,并与呋塞米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乳腺肿瘤学》^[2]中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6.
王宏昌  李敬华 《中国药业》2010,19(20):74-74
目的探讨益血汤改善乳腺癌术后化学治疗常见骨髓抑制现象的疗效。方法将66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化学治疗后口服益血汤,对照组(20例)口服利血生,观察两组患者血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血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血红蛋白含量两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益血汤对化学治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有预防作用,能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敬华  王宏昌  吕小红  张荣华 《陕西中医》2011,32(11):1497-1498
目的:观察补益气血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的骨髓抑制现象。方法:将10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益血汤(黄芪、党参、当归、补骨脂、鸡血藤、淫羊藿等),同时服用利血生。对照组单纯口服利血生。观察两组患者血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提升白细胞、血小板含量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两组无显著意义。结论:益血汤与西医疗法结合对于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有预防作用,能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赵梦月  孙晓健  王宏昌  毛细云 《河北中医》2021,43(11):1866-1873,1932
目的 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研究白竭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SD大鼠随机抽出10只为空白组,剩余32只大鼠通过5%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TNBS)灌肠法构建UC大鼠模型.在32只大鼠中随机抽出2只,麻醉处死,剪取距肛门约8 cm肠道,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组织,见黏膜层炎症改变,溃疡形成,造模成功.余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美沙拉秦组、白竭散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次日,白竭散组予白竭散混悬液2.3 g/(kg·d)灌肠,美沙拉秦组予美沙拉秦灌肠液0.7 g/(kg·d)灌肠,模型组、空白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灌肠.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症状表现及结肠组织损伤情况;比较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A)、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变化;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通过相关数据库提取白竭散有效成分和靶点、UC疾病靶点基因,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OBP)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挖掘其作用机制.结果 治疗后空白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活动量正常,精神反应灵敏,大便质软成形,无黏液脓血便;模型组大鼠活动量减少,体质量减轻,大便不成形,见脓血便;美沙拉秦组及白竭散组大鼠精神良好,反应尚灵敏,体质量基本正常,大便轻度松散,无黏液脓血便.治疗后空白组大鼠结肠壁结构完整,无损伤;模型组大鼠结肠壁可见多处溃疡,大小不等,最大约1.1 cm,炎症较重;美沙拉秦组及白竭散组大鼠结肠壁溃疡面较少,面积较小,炎性反应轻.模型组大鼠DAI及CMDI评分均高于空白组(P<0.05);美沙拉秦组、白竭散组大鼠DAI及CMDI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美沙拉秦组与白竭散组大鼠DAI及C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大鼠肠壁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模型组大鼠肠壁结构不完整,固有腺体及腺上皮杯状细胞明显减少,固有间质及肠壁全层可见弥漫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黏膜下层水肿明显,结构紊乱.美沙拉秦组及白竭散组大鼠肠壁结构基本完整,可见部分修复,黏膜固有层水肿不明显,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固有腺体及其杯状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多,排列稍疏松,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通过各数据库筛选出白竭散有效成分106个、靶点500个,UC疾病靶点801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05个,获得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2(IL-2)等27个核心靶点,炎性反应、活性氧代谢等20类生物过程,癌症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25条相关通路.结论 白竭散灌肠可有效缓解UC大鼠肠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白及多糖、黄酮类及酚类等成分调控相关基因和通路,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活性氧代谢,从而缓解UC肠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乳散结汤与西医疗法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康乳散结汤(鹿角霜、柴胡、青皮、郁金、白术等),同时服用三苯氧胺。对照组运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和症状体征、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钼靶X线扫描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P有明显提高(P<0.01)。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乳散结汤与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肛门瘙痒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因很多,如局部感染、痔疮、蛲虫寄生等。如果能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不难治。但有些肛门瘙痒,常因误诊误治而顽固难愈,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肛门湿疹。一、病因病理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因病理较为复杂。1.由复杂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如细菌、花粉、有机物等;2.局部病变,如内外痔、肛瘘、肛周脓肿等;3.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肠功能紊乱、营养物质缺乏等;4.精神因素,如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中医则认为是由于风、湿、热邪滞留肌肤或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