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编码耐药基因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分离的7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药敏谱进行分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PCR对β-内酰胺酶基因TEM-1、IMP、OXA-23、OXA-24、AmpC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6')-Ⅰ、ant(3")-Ⅰ和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rmtA、rmtB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对比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及与基因型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7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敏感菌株有31株,对5种或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46株,内含全耐药菌株10株.RAPD技术将其分为17型,为A-G型,多重耐药株中E型为优势克隆株(17株),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流行最广,占47.1%(8/17).敏感株中各型散在分布.PCR扩增结果显示,多重耐药株和敏感株携带TEM-1、IMP、OXA-23、OXA-24、AmpC、aac(3)-Ⅰ、aac(6')-Ⅰ、ant(3")-Ⅰ和armA耐药基因的比率分别为95.7%、39.1%、84.8%、54.3%、87.0%、89.1%、84.8%、45.7%、63.0%和58.1%、9.7%、32.3%、48.4%、48.4%、29.0%、45.2%、12.9%、9.7%,未发现rmtA和rmtB基因阳性菌株.经x2检验,除OXA-24外,其余各耐药基因携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提示携带以上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该基因的菌株,其中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其氨基糖苷类酶基因均阳性(34.8%),含所测的所有β-内酰胺酶基因的菌株均为全耐药株.结论 与临床分离的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相比,多重耐药株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酶基因种类多,分离率高,且同一克隆的多重耐药株可在病室内和病室间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多杀巴斯德菌感染人的感染途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提高临床对多杀巴斯德菌的认识。方法 通过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猫咬伤致伤口感染多杀巴斯德菌的病例报告,同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文献报告的病例特点和本例病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多杀巴斯德菌可通过猫、狗抓咬伤人而感染,或免疫力低下的人通过密切接触宠物而吸入含多杀巴斯德菌的气溶胶而感染,该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或者全身性症状,如伤口化脓、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可选青霉素类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论 随着人们养宠物的增多,多杀巴斯德菌感染人已成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微生物室和临床应重视多杀巴斯德菌引起的感染,同时人们也需加强对宠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未分化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进行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发生于食管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光镜下主要由小的间变性细胞构成,胞浆稀少,核卵圆形,染色质丰富,常较一致,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瘤细胞CK、NSE、Syn、CgA常为阳性。电镜检查还可查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食管未分化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非常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5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院体检正常的36例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将患者分为重型组、中型组以及轻型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分析血清BDNF水平与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型组、中型组伤后各时间点及轻型组伤后7天、14天BDN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重型组比较,中型组、轻型组伤后1天、7天、14天的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P<0.05);轻型组患者伤后1天、7天、14天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P<0.05)。轻、中、重型患者组内不同伤后时间点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在不同伤后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伤后1天、7天、14天血清BDNF水平与患者GCS评分呈正相关(r=0.751、0.673、0.727,P<0.05),与伤后3个月GOS评分呈正相关(r=0.510、0.491、0.573,P<0.05)。结论不同伤情及预后颅脑损伤者血清BDNF水平不同,可作为临床上对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情况的早期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组织中变异肝细胞结节(NAH)的染色体畸变情况,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其肿瘤性本质.方法: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解剖10个NAH,并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基于女性X染色体失活的嵌合性及磷酸苷油酸激酶(PGK)和雄激素受体(AR)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克隆性分析技术,选择出单克隆性的NAH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观察其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10个NAH中只有4个为单克隆性增生,可用于进一步分析,且其中一个NAH伴有小细胞改变(SCC).array-CGH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伴有SCC的NAH在染色体1q21.2~q25.2,19q13.12~q13.43和8q区域发现有增缢,在染色体4p和8p上有缺失,并且部分与HCC染色体畸变情况一致.而其它3个不伴有SCC的NAH无染色体畸变发生.结论:伴有SCC改变的NAH是一种真性肿瘤,是一种较晚期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和满意程度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曼氏迭宫绦虫中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Sm6PGDH)的潜在的生物学特征和获得纯化蛋白。方法 通过NCBI和ExPASy网站中在线软件,预测Sm6PGDH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Sm6PGDH的全长序列和构建pET-28a(+)-Sm6PGDH重组质粒,利用双酶切和测序手段鉴定重组质粒。利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和定量PCR分析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的裂头蚴体内的转录水平。结果 Sm6PGDH蛋白由491个氨基酸组成,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84 kDa。该蛋白分子中无信号肽。Sm6PGDH序列与绦虫、人的同源基因一致性分别为75%和65%以上。Sm6PGDH氨基酸序列中具有39个磷酸化位点、1个O-糖基化位点和9个B细胞线性表位。通过原核蛋白表达,成功得到可溶性的融合蛋白,并且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的裂头蚴体内Sm6PGDH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 构建了Sm6PGDH重组质粒并获得纯化蛋白,为在裂头蚴的糖代谢的规律研究中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先平  王敏  王妹妹  曹虹  郑荣  曹伟 《广东医学》2012,33(20):3114-3116
目的 研究Ⅰ类整合子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1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基因.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有22株(70.97%)检出Ⅰ类整合子,主要来源于ICU和神经外科.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相比,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类整合子不是导致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2相关酶 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 1,SIRT1)联合补体 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5(complement 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5 ,CTRP5)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海南省东部中心医院收治的 152例 COPD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急性加重期组 (n=84)和稳定期组 (n=68),随访 1年根据预后情况将急性加重期组分为预后不良组 (n=32)和预后良好组 (n=52)。比较各组血清 SIRT1和 CTRP5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 Logistics回归分析 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 ROC曲线分析 SIRT1联合 CTRP5对 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清 SIRT1水平 (0.68±0.19ng/ml)低于稳定期组 (0.93±0.22ng/ml),CTRP5水平 (51.98±6.82ng/ml)高于稳定期组 (41.36±8.3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7.451,8.630,均 P< 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 SIRT1水平 (0.57±0.13ng/ml)低于预后良好组 (0.75±0.19ng/ml),CTRP5水平 (56.51±6.06ng/ml)高于预后良好组 (49.19±5.7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759,5.582,均 P< 0.001)。多因素逐步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 (OR=1.389,95%CI 1.052~ 1.632)、并发肺心病 (OR=4.575,95%CI 2.143~ 8.322)、机械通气 (OR=3.804, 95%CI 1.695~ 7.705)、高血清 CTRP5水平 (OR=4.073,95%CI 2.604~ 8.082)为 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高血清 SIRT1水平 (OR=0.976,95%CI 0.881~ 1.082)为独立保护因素 (均 P< 0.05)。ROC曲线显示,SIRT1联合 CTRP5(AUC=0.905,95%CI 0.821~ 0.958)预测 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 (AUC)大于 SIRT1(AUC=0.816, 95%CI 0.716~ 0.892),CTRP5(AUC=0.810,95%CI 0.709~ 0.887)单独预测 (Z=2.296,3.328,P=0.022,0.001),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8.12%,90.38%。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 SIRT1水平降低, CTRP5水平提高,二者均为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能提高预后不良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1类整合子和2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并对比分析其与临床耐药率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类整合子和2类整合子基因。结果药敏试验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为72.8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最低,为15.71%。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1类整合子携带率为57.14%(40/70),2类整合子携带率为7.14%(5/70)。与1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相比,阳性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近(χ2=1.47,P>0.05),对其他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5.00%~82.50%,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两组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1类整合子,且1类整合子与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