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查房副主任医师 :本例因骨痛、胸痛、多发性骨折入院 ,已行多项检查 ,但尚未明确诊断 ,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请住院医师汇报病历。住院医师 :患者女 ,5 9岁。因骨痛、胸痛、多发性骨折 2个月入院。患者于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疼痛 ,外院发现左肱骨骨折 ,给予夹板固定。随后出现胸痛、背痛及腰骶部疼痛 ,多方治疗无效。患者有糖尿病史 7年 ,经药物控制血糖稳定。查体 :T36 .7℃ ,神志清 ,表情痛苦 ,被动体位。表浅淋巴结不大 ,胸壁压痛 ,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骨盆压痛 ,腰椎叩痛。左上肢有夹板固定。实验…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是心房纤颤和卒中的高发人群,栓塞性卒中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循证医学结果已证实,房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有效抗凝可以显著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高龄不仅是卒中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出血的高危因素。由于医生和患者对华发林抗凝治疗引起出血并发症的顾虑,是导致抗凝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华发林抗凝治疗是“双刃剑”,如何在临床应用,尤其是高龄患者如何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观察2~4年间58例高龄患者服用华发林结果,旨在探讨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墨茹 《工企医刊》2003,16(2):27-27
典型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不难,但病史不清,症状不典型者早期常被误诊。现将我院1978年以来一度误诊的35例有机磷中毒病例作回顾性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2岁以下8例,6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28.5岁。中毒程度:轻度17例,中度5例,重度13例。误诊时间1小时~48小时。其中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胺碘酮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方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法治疗),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房颤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规范房颤患者华发林抗凝治疗,减少血栓栓塞危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观察2年~4年期间98例患者服用华发林结果,旨在探讨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与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每组27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9%,对照组患者采用米力农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67%。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术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原发或继发性脑室出血病人进行侧脑室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2%,死亡率仅为14%;结论:侧脑室引流术为一操作简单、疗效确定的脑室出血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墨茹 《中外医疗》2023,(10):23-27
目的 分析抗凝治疗在心内科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莱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7)。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视个体情况予控制血压、降血糖,改善心肌缺血、控制心率及预防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伐沙班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6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适症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改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增加,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各指标均上升,观察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适症状总发生率为6.12%(3例),低于对照组的21.28%(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9.
王墨茹 《中外医疗》2023,(11):130-133
目的 对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探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莱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观察组(盐酸替罗非班+直接PCI,45例)和对照组(直接PCI,4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vention, PCI)术后即刻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术后6、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术后7 d左室射血分数,术后1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观察组PCI术后即刻TIMI1、2、3级血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93,P<0.001);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9,P=0.004)。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在治疗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起到有效作用,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脑钠素(BNP)是一种利钠利尿的肽类激素,是由左心室心肌分泌的,在维持血容量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NP在很多病理情况下会升高,心力衰竭时升高最为明显,其升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脑钠素在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