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伤寒论》所载方剂,除去一般的某方加减而成的方剂外,还有94首。探求仲景对这94方是如何命名的,能使我们深入了解仲景制方的目的与用意,加深对经方的理解,对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痹证,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得病为多;南方、北方皆有此患,以北方寒冷地区多见;男女老少都可患此证,以青壮年得之较多,故痹证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痹证为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难以医治的疾病,而且久久不愈,局部可出现骨质增生,或肌肉萎缩,或关节变形,或侵犯心脏而并发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长期活动不便和患部失于气血温养,筋骨不用,可发生瘫痪。因此对本证,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积极加以防治。兹就祖国医学对本证的认识,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3.
热入血室,其病证少见,可以说有些中医工作者对此不很熟悉。今有一验例,特报告如下,供读者参考,以期能有所裨益。 张某,女,28岁,已婚。1995年春节前后,患风寒感冒,正值月经期间,服用一般解热消炎药后,病近愈,但经水颜色变深且量减。过2日后,每晚(20时以后)出现低热37.1℃~37.3℃,多梦,纳呆。疑为结核病,经临床检查予以否定。据证而辨,此为热入血室。因当时服汤剂不便,遂仿小柴胡汤之意服用了逍遥丸(水丸),每服6g,1日2次。服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它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医著,它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特别是该书文字古奥、含蓄,故存有某些疑点。现将三个问题释疑如下: 一、太阳病不愈,按顺序次传何经关于太阳病按顺序次传的问题,是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需要统一认识。对于这个问题历代注家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多数注家认为次传阳明;一是以  相似文献   
5.
阳明腑证     
胡××,男,79岁,农民。1970年1月8日初诊。其子代诉:二十多天未大便.腹胀甚,胃腹气逆,时吐粘沫,心下痞塞。诊见:苔黄白厚干,腹硬满拒按,脉沉实。诊为大承气汤证。病为实、热、燥相结,阳明腑气不通之属,拟用调中扶正,泻下燥实之法治之,方宗调胃承气汤:大  相似文献   
6.
血室的辩析     
血室,是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来的。有关血室的条文共五条,其中四条在后人整理的《伤寒论》(太阳篇148、149、150,阳明篇221)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里均有记载,文字稍有不同;另外一条载于《金匮要略》的妇人杂病篇(大黄甘遂汤证)。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所言的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伤寒论》虽然兼论二者,但它只是一般地论述广义伤寒,而着重论述的还是狭义伤寒。据此,今拟将《伤寒论》编写成《伤寒学》,使之明确地与《温病学》齐名。二者互为羽翼,共同构成外感病学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8.
历代《伤寒论》注家对太阳病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徐灵胎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八字,为太阳一经受病之纲领,无论风寒湿热,疫疠杂病,皆当仿此,以分经定证也”。徐氏认为太阳病是广义的,即太阳病包括六淫为患的一切外感疾病的初期(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轻证、太阳温病)。《医宗金鉴》曰:“太阳主表,表统营卫,风邪中卫,寒邪伤营,均为表病也…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学习《伤寒论》过程中如何掌握常见的疑难点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笔者体会对怎样学好《伤寒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逍遥散是《和剂局方》里的一张方剂,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共六味药组成,合为粗末,每服二钱,用煨生姜三钱,薄荷少许一同煎服。本方加减适宜,对肝郁脾虚引起的诸证皆有一定的疗效。多年来,笔者在杂病和妇科病方面广泛使用此方,效果满意,兹将方义,辨证加减等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