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安全保护Ⅲ级SARS尸体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北京地坛医院建立具有生物安全保护Ⅲ级(BSL-3)尸体解剖实验室,进行SARS尸体病理解剖、标本采集和发病机制研究,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标本的传送的安全.材料和方法:BSL-3尸体解剖室实行区域隔离,将实验室分为污染区、缓冲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通过对送风和排风的严格控制,清洁区为正常大气压区,半污染区为负压区(约-10pa),污染区为更小的负压区(约-30pa).实验室内气流按照气压梯度自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送入实验室内是经高效过滤的新风,排出实验室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处理.缓冲区1位于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为解剖后工作人员的外防护服的多方位药液消毒、自消毒风淋再消毒区域.缓冲区2位于污染区与太平问之间,也是污染物品外通道.半污染区设有自消毒风淋系统,随时杀灭可能进入半污染区的微量病毒.全部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都穿戴防毒面具和无渗漏防化服.进入半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穿隔离服.结果:①将模拟SARS的污染物大量弥散于污染区,在污染区内穿戴防毒面具和无渗漏防化服的工作人员经过缓冲区1的多方位药液消毒、自消毒风淋再消毒后,并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检测不到污染物.②经高效过滤后,实验室内排出周围环境的空气洁净度为7级(≥0.5μm的尘粒数为>35200粒/m3,≤352000粒/m3;≥3μm的尘粒数为>300粒/m3,≤3000粒/m3).③在SARS肆虐期间,共完成了15例临床疑似SARS和SARS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工作,其中7例为病理确定诊断的SARS死亡病例.参加SARS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共23人,2003年5月到7月连续工作2个月余,无1人发生交叉感染.结论:规范化的BSL-3尸体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在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标本的传送的安全的前提下,对SARS死亡病例的尸体的系统、全面的病理学检查、标本采集,将为SARS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以肝脏炎症反应为主的自身免性肝病.病因不明,其中Ⅰ型AIH最为常见,但尚未发现其存在于肝细胞的自身靶抗原.本研究利用Ⅰ型AIH患暂血清作为固相靶分子,用噬菌体展示的肝细胞cDNA筛选存在于肝细胞的自身靶抗原。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自身抗体的种类和临床意义。方法92例AMA—M2阳性PBC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肝脏马赛克,包括猴肝和心肌、大鼠肝、胃、肾脏和人类上皮培养细胞(Hep2)为组织基质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亚型(M2、M4和M9)、可提取的核抗原(ENA)抗体[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体(nRNP/Sm)、史密斯抗体(Sm)、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硬皮病70抗体(Scl-70)、Jo-1抗体(Jo-1)、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B)、双链DNA抗体(dsDNA)、组蛋白抗体(histones)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rib-Pprotein)]和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92例PBC患者中有73例(79.35%)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ANA);其荧光模式分别为核膜型42例(45.65%),着丝点型18例(19.57%),核浆颗粒16例(17.39%)和核点型12例(13.02%);ENA检测结果:CENPB阳性18例,SSIA阳性6例,SS-A+SS-B阳性3例,组蛋白抗体和nRNP/Sm阳性各1例;AMA分型检测中单-AMA-M2阳性62例(67.39%),AMA-M2+M4阳性26例(28.26%),AMA—M2+M4+M9阳性3例;还发现AMA-M2伴M4阳性的患者全部为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的阶段。结论大多数PBC患者血清中存在ANA,其荧光模式主要为核膜、着丝点、核浆颗粒和核点型;AMA-M2和M4亚型抗体为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标志,并且AMA—M4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是在酶免疫结合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新技术。其特点是单份测定、简单、快速、除商品试剂外不需任何仪器设备 ,几分钟即可用肉眼观察结果。目前已在临床检测中获得广泛应用。现就其检测原理、试剂制作及应用现状和展望作一介绍。一、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的检测原理胶体金免疫结合试验的检测原理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 ,包被已知抗原或抗体 ,加入待检标本后 ,经滤膜的毛细管作用使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与膜上包被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再通过胶体金结合物达到检测目的。根据检测装置的不同可分为金免疫渗滤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TT病毒与输血后肝炎的关系及临床表现,本文对20例接受心脏手术、术中大量输血、术后血清ALT异常升高的抗HCV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了TT病毒检测,发现了5例TTV感染患者,并对其做了回顾性临床分析。作者单位:100011北京地坛医院(王培之何忠平...  相似文献   
6.
7.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例IPH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9例IPH中,5例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3例体检发现脾大脾亢而无临床症状,1例以血管瘤入院.人院检查脾肿大7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6例,腹水征4例,贫血者6例,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9例.病理组织学显示9例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均未见假小叶形成及肝细胞坏死;9例均有不同程度汇管区纤维化,3例汇管区纤细的不全纤维间隔形成并向肝实质延伸,6例有门脉末支管壁纤维化;9例中有6例小叶内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5例肝窦有不同程度的扩张,2例肝窦扩张较明显,肝细胞萎缩,呈血管瘤样结构,2例有轻-中度肝腺胞3区大泡脂变.脾脏组织学符合淤血性脾肿大病理表现.结论 IPH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相似,肝穿组织病理学可除外肝硬化,并有一定的特征.诊断时应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窦阻塞综合征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分析14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免疫学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AIH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和自身抗体的结果.结果:142例AIH患者男女比例1∶3.73,发病年龄为52.57±14.85岁,首次发病诊断分别为慢性肝炎(42.3%)、急性肝炎(34.5%)、重型肝炎(9.9%)和肝硬化(13.4%);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97.2%)、纳差(84.5%)、黄疸(84.5%)、发热(19.0%)、恶心(14.1%)和腹胀(12.7%)等.生化检查显示,ALT、AST、TBIL水平升高.AIH亚型中Ⅰ型多见(92.2%),Ⅱ型少见(6.3%),Ⅲ型罕见,仅1例.AIH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占14.1%,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占17.6%.免疫学检测显示,γ球蛋白和IgG升高明显.自身抗体检测出不同类型21种,以抗核抗体(82.4%),抗平滑肌抗体(19.7%),抗线粒体抗体(19%),抗SSA抗体(9.2%)多见.肝活检19例,均可见不同形式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浆细胞浸润,1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1例有胆管轻度破坏.结论:AIH女性多见,发病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生化检查以肝细胞损伤为主,Ⅰ型AIH最多见,检出自身抗体种类较多,但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自身抗体尚待进一步研究.肝组织学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胆管破坏少见.  相似文献   
9.
王培之  华文浩  刘颖 《北京医学》2012,34(6):441-444
目的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7例抗线粒体抗体(AMA)和AMA-M2阳性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抗核抗体(ANA)和ACA、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及免疫指标等。结果 ACA阳性组27例,ACA和ANA均阴性组40例。ACA阳性组脾肿大的发生率高于ACA和ANA阴性组(77.8% vs. 40.0%,P=0.002)。ACA阳性组黄疸的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IgG水平和IgG异常升高率明显低于ACA和ANA阴性组[25.9% vs. 55.0%,P=0.018;(41.62±45.96)μmol/L vs. (88.49±99.13)μmol/L,P=0.012;(13.90±2.75)g/L vs. (18.32±6.34)g/L,P=0.002;29.4% vs. 60.0%,P=0.044]。两组在其他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免疫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一ACA阳性PBC患者疾病的进展比ACA和ANA阴性患者更加隐匿。ACA阳性PBC患者是PBC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将近年来收集的小肝细胞癌与经典肝细胞癌、肝硬化标本进行对比检测研究。方法采用Envision方法以单克隆抗体AFP、AAT、CK19、CEA、CD34、CD68、PCNA、Ⅳ型胶原为一抗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小肝细胞癌、经典肝细胞癌AFP、AAT和CD34均为阳性,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4例小肝细胞癌中3例CK19较强表达,1例CK19表达极少,经典肝细胞癌和肝硬化只有汇管区的胆管上皮CK19抗体是阳性。CD68、Ⅳ胶原抗体只在肝硬化中有表达,而小肝细胞癌、经典肝细胞癌结节内未见表达。PCNA小肝细胞癌阳性1例,经典肝细胞癌5例全部阳性,肝硬化则全部阴性。结论 (1)CD34和CD68在小肝细胞癌及肝硬化中表达的明显差异提示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鉴别标记。重要指标论点相符合。(2)高分化小肝细胞癌的癌结节内有独立的新生小叶间胆管存在,而经典肝细胞癌的肿瘤实质内未见新生小胆管,肝硬化只有在汇管区内的小胆管上皮上才有CK19抗体的表达,从另一个侧面为三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帮助。(3)5例经典肝细胞癌中PCNA均为阳性,肝硬化则全部阴性。4例小肝细胞癌中有3例高分化癌未见阳性表达,1例中分化癌癌细胞中有PCNA的阳性表达,其阳性程度与5例经典肝细胞癌无明显差异。提示小肝细胞癌一般分化程度较高,如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而PCNA可以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