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空腹血糖正常值由6.1mmol/L下调至5.6mmol/L后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者代谢紊乱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综合科2002—01/2003—12收治的2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①血糖正常组131例(空腹血糖&;lt;5.6mmol/L)。②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39例(5.6mmol/L≤空腹血糖&;lt;6.1mmol/L)。③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195例(空腹血糖≥6.1mmol/L)。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累及血管支数及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越高,表明病变程度越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215;空腹血糖)/22.5],根据病史描述评价患者吸烟情况及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265例。①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t=4.659~12.744,χ^2=5.345,P&;lt;0.05)。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的明显高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t=6.120~12.034,P&;lt;0.01)。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58.8%,62.8%,40.0%;28.7&;#177;8.40,39.6&;#177;7.3,41.2&;#177;9.0,χ^2=5.21,7.56;t=6.30,8.380,P&;lt;0.01),而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基本一致(P&;gt;0.05)。④相关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以及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0.51,0.47,0.32,0.30,0.14,P&;lt;0.01)。结论:在新的空腹血糖分割点下所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状态的冠心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代谢紊乱特征,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聚集在一起具有乘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更证实了这一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并且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者相似。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并不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这提示可能轻度增高的血糖与其他代谢紊乱共同加速了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空腹血糖正常值由6.1mmol/L下调至5.6mmol/L后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者代谢紊乱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综合科2002-01/2003-12收治的2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①血糖正常组131例(空腹血糖<5.6mmol/L)。②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39例(5.6mmol/L≤空腹血糖<6.1mmol/L)。③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195例(空腹血糖≥6.1mmol/L)。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累及血管支数及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越高,表明病变程度越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犤体质量(kg)/身高(m2)犦。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犤(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犦,根据病史描述评价患者吸烟情况及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265例。①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尿酸、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t=4.659~12.744,χ2=5.345,P<0.05)。②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的明显高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低于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t=6.120~12.034,P<0.01)。③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58.8%,62.8%,40.0%;28.7±8.40,39.6±7.3,41.2±9.0,χ2=5.21,7.56;t=6.30,8.380,P<0.01),而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组上述指标基本一致(P>0.05)。④相关分析结果:体质量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以及收缩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总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0.51,0.47,0.32,0.30,0.14,P<0.01)。结论:在新的空腹血糖分割点下所增加的空腹血糖受损状态的冠心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代谢紊乱特征,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它们聚集在一起具有乘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更证实了这一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严重,并且与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患者相似。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并不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这提示可能轻度增高的血糖与其他代谢紊乱共同加速了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脉搏波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咏搏波速度水平分为正常组与增高组,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并进行脉搏波速度与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多因素分析.结果:2组冠状动脉正常及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波速度增高组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发生率高于脉搏波速度正常组(P<0.05);脉搏波速度与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早期检查脉搏波速度有利于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南晔  米树华  张巍 《临床荟萃》2001,16(22):1036-1037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 ,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196 9年McCully从尸检中发现具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儿童存在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1] ,由此引出了人们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本文通过对 80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析 ,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选取住院患者 80例 ,分为两组 :冠心病组 43例 ,男 38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 5 9.86± 12 .37)岁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非冠心病组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体重类型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因胸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24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超重或肥胖组(BMI≥25kg/m^2)与正常体重组(BMI〈25kg/m^2)。比较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超重或肥胖组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冠脉正常发生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两组患者冠脉单支、双支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发生冠脉多支病变的超重或肥胖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结论冠脉综合征合并肥胖患者更易于发生冠脉多支病变,对于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