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SD、Wistar两种品系大鼠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中行为学表现差异,为研究脑的高级功能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动物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8周龄的正常SD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奖赏训练、单次操作训练、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三种检测模式,研究SD、Wista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奖赏训练中,SD大鼠的鼻触次数显著性增多(vs. Wistar, p<0.05);单次操作训练中,与SD大鼠比较,Wistar大鼠的总踏板次数(LPs)、比率(cLP/LP)显著升高(p<0.05),总鼻触次数(NPs)于第5天有显著性差异,踏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踏板速率则显著性的升高(p<0.05)。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中,Wistar大鼠鼻触次数显著性升高(p<0.05),踏板次数、奖赏次数均增多,反应准确率也高于SD大鼠,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奖赏条件反射阶段SD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优于Wistar大鼠;而在奖赏操作条件反射阶段Wistar大鼠的表现优于SD大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D、Wistar两种品系大鼠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中行为学表现差异,为研究脑的高级功能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动物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8周龄的正常SD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奖赏训练、单次操作训练、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三种检测模式,研究SD、Wista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奖赏训练中,SD大鼠的鼻触次数显著性增多(vs.Wistar,P<0.05);单次操作训练中,与SD大鼠比较,Wistar大鼠的总踏板次数(LPs)、比率(cLP/LP)显著升高(P<0.05),总鼻触次数(NPs)于第5天差异有显著性,踏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踏板速率则显著性的升高(P<0.05).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中,Wistar大鼠鼻触次数显著性升高(P<0.05),踏板次数、奖赏次数均增多,反应准确率也高于SD大鼠,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典条件反射阶段SD大鼠对饮水盒的探索能力强,表现出对奖赏物质较强的兴趣;而在奖赏操作条件反射阶段Wistar大鼠的表现优于SD大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达玛琓苷元(Dammarane Sapogenins,DS-1226)对睡眠干扰(Sleep Interruption, SI)致认知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S-1226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用改良滚筒法对小鼠进行睡眠干扰,同时灌胃给药15d后,用自主活动仪检测自主活动,水迷宫、避暗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DS-1226各给药组总路程、平均速度、运动总时间均增加。模型组水迷宫定位航行D5、D6潜伏期增加;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DS-1226中剂量组D6潜伏期降低,高剂量组D1-D6潜伏期降低;与中剂量组比较,DS-1226高剂量组D1-D5潜伏期降低。模型组水迷宫空间探索目标象限穿台次数及游程比率均低于对照组;DS-1226高剂量组目标象限穿台次数、目标象限游程比率及时间比率均高于模型组,目标象限穿台次数高于中剂量组,目标象限游程比率高于低剂量组。模型组避暗学习错误次数、暗室路程、暗室时间、暗室静息时间增加;与模型组比较,DS-1226低、中剂量组错误次数、暗室路程减少,高剂量组错误次数、暗室时间、暗室路程、暗室静息时间减少,明室时间增加。结论 水迷宫和避暗实验结果表明DS-1226给药对SI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且有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光刺激、刺激时长及昼/夜训练三种因素对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为奖励性条件反射实验方法学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分为三批实验:实验一,选择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3组,红光刺激组、黄光刺激组、蓝光刺激组;实验二,选择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3组,灯亮持续10 s组、灯亮持续30 s组、灯亮持续60 s组;实验三,选择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白天组(白天9:00训练)和夜晚组(晚上21:00训练)。所有实验动物均进行奖励性条件反射训练,统计正确鼻触次数、错误鼻触次数、鼻触正确率等指标。结果实验一:三组大鼠的正确鼻触次数、错误鼻触次数、运动路程、平均速度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二:与灯亮10 s组相比,灯亮30 s组和灯亮60s组的正确鼻触次数显著升高(P0.05);与灯亮10 s组比,灯亮30 s组在训练的第13天和第14天时的鼻触正确率显著增高(P0.001)。实验三:两组大鼠的正确鼻触次数和鼻触正确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奖励性条件反射中,红、黄、蓝光刺激所起到的奖励预测作用相似。同样的灯光刺激时,刺激时间的长短对其学习成绩有影响,适当延长灯光刺激时间有利于大鼠条件反射的形成。昼/夜训练对大鼠奖励性条件反射的获得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水解产物DS-1227(Dammarane Sapogenins-1227)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DS-1227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 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周后, 检测自主活动, 第15天开始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75 mg/kg), 阳性对照组在注射东莨菪碱5 min后另腹腔注射毒扁豆碱(0.3 mg/kg), 给药完成20 min后进行物体认知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DS-1227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无显著性影响。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后, 小鼠的相对辨别指数降低, 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d1、d2、d3、d4和d5潜伏期均明显延长。DS-1227低、中、高剂量和给予M受体激动剂毒扁豆碱均能不同程度增加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相对辨别指数, 缩短水迷宫定位航行潜伏期。结论 DS-1227有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OVID,EMbase,CBM,CNKI,Wan Fang Data及VIP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2010年至2014年12月,纳入有关中医药结合西药(中西医结合)对照单纯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RCT研究。设计文献资料提取表,由2名研究者按纳排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检、提取资料、评价文献偏倚风险,并结合Rev Man5.2.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s,包括1 6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辅助治疗其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26,95%CI(2.50,4.26),P0.000 01];治疗后其复发率较对照组低[OR=4.21,95%CI(2.46,7.22),P0.000 01];在PSQI总评分测评方面比较,中医药辅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MD=-2.28,95%CI(-2.78,-1.78)];在患者睡眠状况改善方面,中医药辅助治疗组在睡眠质量[MD=-0.40,95%CI(-0.73,-0.06)],入睡时间[MD=-0.54,95%CI(-0.91,-0.16)],睡眠时间[MD=-0.41,95%CI(-0.60,-0.22)],睡眠效率[MD=-0.38,95%CI(-0.56,-0.20)],睡眠障碍[MD=-0.37,95%CI(-0.55,-0.19)],催眠药物[MD=-0.32,95%CI(-0.47,-0.18)],日间功能障碍[MD=-0.29,95%CI(-0.47,-0.10)],Kupperman评分[MD=-5.48,95%CI(-9.87,-1.09),P=0.01]方面测评均优于对照组;在证候评价方面,中医药辅助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潮热汗多[MD=-1.65,95%CI(-1.84,-1.45)],烦躁易怒[MD=-0.99,95%CI(-1.13,-0.85)],头晕心悸[MD=-2.18,95%CI(-2.92,-1.43)],精神倦怠[MD=-1.89,95%CI(-2.07,-1.72)]等症状其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在内分泌激素水平测评层面,中医药辅助组较常规治疗组可促进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MD=17.70,95%CI(1.89,33.52)],降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MD=-11.51,95%CI(-20.49,-2.53)],但在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85,95%CI(-13.01,1.30)];纳入研究均未报告由中医药辅助治疗所引起的频繁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Meta分析表明,中医药辅助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但现有研究方法学及报道质量偏低,以上结果仍需进行设计严谨的大样本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并研究偏头痛大鼠运动能力和情绪的变化。方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构建大鼠偏头痛模型,应用空场实时监测系统实时记录模型大鼠造模后10、30、60、90 min的自主运动情况。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后大鼠前肢挠头、后肢挠头、甩头次数增多,且在造模后30 min内偏头痛行为学症状最明显,随时间的增加大鼠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大鼠的短时运动(10、30 min)无明显变化,但中央区运动路程减少,周边区运动路程增加,说明偏头痛大鼠表现出焦虑情绪。观测偏头痛大鼠长时运动(90 min)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自60 min后模型大鼠的运动路程、运动时间显著性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运动路程也逐渐的减少。结论: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引起大鼠搏动性头痛,挠头、甩头等行为学症状增多,同时影响了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并使动物产生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达玛烷苷元(dammaranesapogenins,DS-1226)对睡眠干扰(sleepinterruption,SI)致认知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S-1226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用改良滚筒法对小鼠进行睡眠干扰,同时灌胃给药15d后,用自主活动仪检测自主活动,水迷宫、避暗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S-1226各给药组总路程、平均速度、运动总时间均增加。模型组水迷宫定位航行D5、D6潜伏期增加;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DS-1226中剂量组D6潜伏期降低,高剂量组D1-D6潜伏期降低;与中剂量组比较,DS-1226高剂量组D1-D5潜伏期降低。模型组水迷宫空间探索目标象限穿台次数及游程比率均低于对照组;DS-1226高剂量组目标象限穿台次数、目标象限游程比率及时间比率均高于模型组,目标象限穿台次数高于中剂量组,目标象限游程比率高于低剂量组。模型组避暗学习错误次数、暗室路程、暗室时间、暗室静息时间增加;与模型组比较,DS-1226低、中剂量组错误次数、暗室路程减少,高剂量组错误次数、暗室时间、暗室路程、暗室静息时间减少,明室时间增加。结论水迷宫和避暗实验结果表明DS-1226给药对SI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且有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致SD大鼠认知和运动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莫达非尼组(Modafinil,300 mg·kg-1)、Rg1高剂量组(Rg1,12 mg·kg-1)、Rg1低剂量组(Rg1,6 mg·kg-1)、Rb1高剂量组(Rb1,12 mg·kg-1)、Rb1低剂量组(Rb1,6 mg·kg-1)。滚筒适应3 d后开始连续15 d睡眠干扰造模并同时进行给药,于第15天开始自主活动实验、步态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经过连续15 d的睡眠干扰后,模型组大鼠的自主活动和步态行为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水迷宫中潜伏期明显增加,穿台次数显著下降,而莫达非尼和人参皂苷Rg1和Rb1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睡眠干扰大鼠的自主活动,增强大鼠左右肢的协调性,降低水迷宫中潜伏期。结论:两种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15 d后SD大鼠的认知和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薰衣草对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薰衣草有"香草之后"之称,药用历史悠久,被用于多种神经疾病的治疗。以国内外对薰衣草的广泛研究为基础,从动物试验及相关机制、临床试验两方面进行总结。薰衣草在焦虑、失眠、老年痴呆、中风、抑郁、疼痛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是神经药物领域重要的药用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