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以筋膜和皮下组织广泛坏死为特点的严重化脓性感染。病情发展迅速且凶险,病死率高。我院1987年4月至1989年7月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8~5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7天。外防后感染1例,继发于肠道感染1例,无明显诱因2例。病灶均位于大腿,其中1例延及臀部,1例延及下腹壁和会阴部,1例延及小腿。4例均取脓液作普通细菌培养,其中白色葡萄球菌生长2例,柠檬色葡萄球菌生长1例,变形杆菌1例。  相似文献   
2.
<正> 例1,女,42岁。30年前偶尔感左踝疼痛,同时发现左外踝逐渐长大,末预治疗。2月前发现其外踝上方肿胀,疼痛不适,活动时加重。于1989年6月26日入院。院外X线显示:左腓骨远端呈多房性囊性骨质破坏,散在粒状钙化,左外踝上方软组织肿胀。化验:Hb110克/L、WBC 3.15×10~9/L、SR2mm/小时。拟诊为左腓骨下端骨巨细胞瘤。术中见:左外踝上方皮下坏死组织约15克,有少许淡黄色脓液,腓骨远端病灶内有砂粒样坏死骨组织。外踝上方有一骨瘘孔与其上方软组织病灶相通。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植入自体髂骨。病理诊断为骨结核。术后配合抗痨治疗半年,随访两年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少见的严重外科感染,死亡率达50%以上。1924年Meleneyr报道B—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病例。此后有类似报道,但命名混乱。1952Wilscn建议将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和深筋膜的进行性坏疸统称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目前已被广泛采用。我们遇2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例1:女性,18岁。骑自行车撞伤左大腿内侧,2天后左大腿进行性红、肿、痛、伴高热寒战,于1988年4月5日诊为“蜂窝织炎”急诊入某医院。体检:急性病容,体温41.3℃,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精神萎糜。血压测不清。左大腿内侧皮肤片状青紫,全大腿明显肿胀,压痛,未见限局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18岁。骑自行车撞伤左大腿内侧,两天后全腿进行性肿胀,腹泻,大便带血丝。于1988年4月5日以菌痢、败血症急诊入院。急性病容,神萎昏迷,T41℃,脉细弱,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出,心跳微弱,左大腿皮肤片状青紫,并有典型的散在性血性水泡。下肢伸直位,全腿明显肿胀、压痛,无局限性发红及波动感,左膝关节活动受限,浮髌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2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5年11月20例直肠癌保肛术病例。结果: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生存质量明显高于肛门切除病人,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可行保肛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