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总结后路减压不同植骨形式和不同的器械复位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指导临床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术后康复的提高。分析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4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器械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及术后随访情况。AF滑脱钉固定26例,GSS钉棒系统固定20例;后外侧横突间植骨30例,椎体间植骨16例。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10~36个月。优良率86%。3例术后1年螺钉松动。1年半后2例断钉,1例断棒;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腰骶部或大腿前内侧疼痛。结论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是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中以椎体间植骨融合效果最好。手术的规范性操作及术后指导患者合理的活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7岁。于1980年6月因腹痛、腹胀、恶心、肛无排气排便按“肠梗阻”在乡卫生院行剖腹探查术,见乙状结肠扭转,仅行单纯扭转复位术。术后分别于1981、1983、1985、1988、1989及1992年共复发6次,均经剖腹探查证实。其中四、五、六次手术在本院进行。第四次行扭转复位加固定术,第五次手术鉴于乙状结肠固定术后复发,行系膜成形术,缩短系腹后与侧腹壁固定。又于术后2年9个月复发。仅行单纯扭转复位术。术后3周行乙状结肠切除术后痊愈。我院所施三次手术,分别扭转360°、360°、540°,均属非绞窄性乙状结肠扭转。术中见乙状结肠冗长,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9-01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3例中转开放手术, 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发生,手术时间(190±48) min,术中失血(110±32) ml,术后2~4 d胃肠功能恢复,所有标本残端无癌细胞浸润或残留,清扫淋巴结数(12.1±5.4)个,术后住院时间(8.3±2.4) 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0-07,死亡0例,局部复发3例.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好,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合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and primary suture,LBEPS)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n=50,行LBEPS)与B组(n=50,行LTCBDE);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结石残余率、结石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24 h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胆漏发生率均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石残余率、结石复发率及切口感染、胆道狭窄、再发黄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LBEPS,L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减少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2009年收治的24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4.8%,均发生于术后3~14d。所有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MSH2和BAG-1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与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MSH2、BAG-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hMSH2和BAG-1的表达率分别为73.0%和82.0%,而乳腺良性病变二者的表达率分别为28.3%和15.0%。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hMSH2和BAG-1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hMSH2和BAG-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21和NF-κB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100例乳腺癌组织、5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21、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21和NF-κB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K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和81.0%,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5.0%.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κ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21和NF-κB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9-01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3例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切口感染发生,手术时间(190±48)min,术中失血(110±32)ml,术后2~4d胃肠功能恢复,所有标本残端无癌细胞浸润或残留,清扫淋巴结数(12.1±5.4)个,术后住院时间(8.3±2.4)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0-07,死亡0例,局部复发3例。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好,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合患者。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2001—09~2004—10其他疾病致右下腹痛而误诊为阑尾炎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单发、肿瘤直径〈3.0cm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例,术后行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随访4~60个月,局部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容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